-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昆明的雨》是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散文,本单元的文章或写人或写景,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作者深挚的情感。作者汪曾祺在这篇散文中,用他特有的江南小令般的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记下自己青年时代的足迹,倾诉着对昆明的雨的喜欢与怀念。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文中的重点字词。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本文独具特色的写作方法。
3.感知汪曾祺散文的风格,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思念。【教学重点】
理清思路,感悟作者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品读文本内在的韵味,感受作者独特的情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
1.预习本文字词,扫清阅读障碍。2.了解汪曾祺的写作风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昆明被称作春城,这里四季如春、繁花似锦,一到雨季,绵绵细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明亮、丰满,让人舒服,使人动情,1939年开始,汪曾祺在西南联大中文系学习,在这里生活学习了七年,走遍了昆明的大街小巷、遇到了终身难忘的良师益友,四十多年后,汪曾祺还对这个地方念念不忘,于1984年写下了这篇散文《昆明的雨》,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共同赏读这篇美文。
二、了解作者。请学生简介作者。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
解决字词
青头菌(jùn)鲜腴(yú)篱笆(líba)黄焖鸡(mèn)
扳尖(bān)炽红(chì)缅桂(miǎn)绿釉(yòu)密匝匝(zā)三、读文本,整体感知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感知:作者对昆明的雨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预设:快速找到“我想念昆明的雨”这句话。作者正是怀着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写下了这篇文章,这也是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全文围绕着这条线索用充满情义的语言细细描绘了昆明的雨、昆明雨季中的景物以及雨季中人的活动。那么到底:
1、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划出最能概括其特点的那一句。
明确: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四、合作探究,品析语言
2、文章1至5节哪些语句具体的描写昆明雨季之明亮、丰满,使人动情?明确:
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3、文章中写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与人?(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以及卖杨梅的苗族女孩、房东母女。)
这些景物和人到底有何独特之处让作者如此喜爱,一直念念不忘到四十年后,请同学们圈画出这些语句与大家分享。例如:
①这种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
短短一句话,稍作改动但,疑问、惊喜、感叹之情却尽在其中!
②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板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中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为何要写买花女孩?)运用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发作者对昆明的怀念、喜爱之情。③我想念昆明的雨。(两次出现,有何不同?)第2段和第11段,作者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第2段,内容点明了文章中心,表达了笼罩全文的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的感情。结构:这句独立成段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起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第11段,内容:深化主题,表达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结构:照应第2段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显得完整。五、赏经典,拓展阅读
1、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直白而平和,流利而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并富于生活气息。例如:“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人很舒服。”
许多语句让人从直白平淡中隐隐感到一种恬淡而悠远的余味。例如:“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
教师小结: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作者曾经说过:“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这是汪老散文的魅力所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背影》辽宁省孙嘉禾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背影》天津市王双红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背影》浙江省卢琴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3 背影》重庆市罗晨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安徽省陈丽丽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安徽省程丽玲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安徽省孙莹莹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河北省张艳芳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辽宁省陈晓阳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5 散文二篇 我为什么而活着》辽宁省秦慧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6 昆明的雨》江西省庄歆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6 昆明的雨》天津市董征敏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6 昆明的雨》重庆市聂华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 中国石拱桥》安徽省盛庐群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 中国石拱桥》安徽省周雨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 中国石拱桥》甘肃省冯国强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 中国石拱桥》广东省陈贤冰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 中国石拱桥》陕西省任锦锦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7 中国石拱桥》重庆市罗巧丽老师教学设计.doc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18 苏州园林》安徽省梅娟老师教学设计.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