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问卷设计与评估
在调查研究中,问卷是一份精心准备的题目表格,是用来搜集资料的测量工具,可以采用书面印刷和电脑程序两种形式。上一章讨论的重点是问卷题目的设计方法与技巧,而本章讨论的重点则是问卷设计的具体步骤。具体说来,问卷设计过程包括编写题目、评估题目、编排及格式化问卷等几个步骤。
第一节编写题目
问卷设计之初,并不是立刻就动手草拟题目,而是先要对调查目标进行文字说明,形成研究问题,然后建立分析框架,列出变量清单以及数据分析计划,接下来才是草拟题目。随着问卷的进一步完善,以上内容可能会有所改动,但事先将这些相关内容形成文本,可以明确问卷设计的方向,大大提高问卷设计的效率。下面将分别介绍如何形成这些文字材料。
一、陈述调查目标
要想设计出好的问卷,设计者首先要对调查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严格说来,陈述调查目标不仅要说明调查主题,即调查的议题或调查涉及的研究领域;
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把调查主题缩小成一些特定的研究问题,或者说在调查主题范围内寻找问题。因为,对于一项具体的调查来说,调查主题往往过于宽泛,可以是调查的起点,但无法成为调查的具体执行对象。
例5.1“离婚与再婚现象”可以成为一个调查主题,但它并不构成一个特定的研究问题,而“早婚的人会比较容易离婚吗?”、“带有前次婚姻所留下子女的家庭稳定性如何?”则是该主题中的两个研究问题。
例5.2如果调查主题是“媒体对犯罪和犯人的描绘”,则可以进一步把该主题缩小成以下研究问题:“新闻媒体是否会呈现扭曲的犯罪图像?”
例5.3“个人的谋职过程”是一个调查主题,但“个人是如何利用自己的社会网络关系谋职的?”则是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
在问卷设计中,如果缺少了把调查主题聚焦或缩小成研究问题的步骤,一开始就从一个宽泛的主题直接开始草拟题目,经常会发现无从下手。即使勉强写出一些题目,内容也通常流于空泛,无法切中预期的调查目标。对于一项调查主题,有时能够精炼、浓缩出不止一个研究问题。为了防止具体草拟题目时出现偏离调查目标的情况,可以用一段文字写下调查将达成的目标,文字性的陈述会时时提醒研究人员调查测量所侧重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检索和阅读文献或者通过与他人讨论,来实现把调查主题缩小成研究问题的步骤。首先,通过检索和阅读文献,可以从一些公开发表的与调查主题相关的研究论文或调查报告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因为,研究者在发表论文或调查报告时,首先就是交代自己的研究问题,以这些问题为基础,便可以进一步浓缩出与之相关联的其他问题。有时也可以直接沿用其他研究者提出的研究问题,通过搜集新的调查资料,来检验已有的研究结论,证伪或澄清这些研究结论的适用性。另外,许多研究者经常在论文结束时,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建议。将这些研究建议转换成新的研究问题,并非是一件难事。总之,检索和阅读文献是发现研究问题的一条捷径,照猫画虎相对来说是一件既方便又保险的便宜事。
其次,与他人讨论也是提炼研究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这里的“他人”主要是指对调查主题知之甚详的专家、问卷设计委托方的决策者。对某个社会领域可能存在的研究问题,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无疑是有发言权的。因此确定调查主题后,找几个专家学者开一个小规模的研讨会,对聚焦研究问题肯定是好处颇多。研讨会的人员构成要注意异质性。一是要围绕调查主题,邀请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参加。因为许多社会议题都是不同学科的共同研究领域,例如,婚姻问题不仅
是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研究领域,也是经济学专业涉足的研究领域。专业领域不同,专家提出问题的视角也会有差异,这就能大大丰富所研究问题的内涵。二是应注意专家的年龄、性别特征,年长的学者基于丰富的专业理论基础,更有可能比较全面地把握调查主题所涉及的研究问题;年轻学者一般正处于学术上升期,对伴随时代变化,调查主题中可能包含的新问题更具有一份敏感性;女性学者则更可能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提出研究问题。
对于那些委托进行的问卷设计,确认调查目标时,一定要与委托方的决策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根据以往经验,问卷设计中偏离调查目标的现象,在接受委托进行问卷设计时特别突出。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问卷设计者针对某项研究计划完成了一份问卷设计,但项目委托方的决策人员(部门领导、经理)却想得到完全不同的信息。于是设计者又不得不重起炉灶,大量工作时间就都浪费在问卷设计上了。产生此类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设计者事先没有与项目决策者充分沟通。明智的做法是在接受委托之初,就与拥有项目最终决策权的部门领导或经理坐在一起,讨论调查目标,力争把调查主题缩小成一些具体的研究问题。这时要注意实际工作与科学研究在用语和表述上存在一定差距,而且经理们也大多没有太多的调查专业知识,一个笼统的调查主题陈述,有可能无法完全说清楚项目委托方的全部意思。根据以往的经验,最好能让委托方有关人员比较详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10章 家庭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11章 学校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12章 社区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13章 医务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1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2章 儿童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3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4章 老年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5章 妇女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第6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doc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二版)》郝大海 第6章 资料搜集方法的选择.doc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二版)》郝大海 第1章 导论.doc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二版)》郝大海 第7章 标准化访问.doc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二版)》郝大海 第8章 数据处理.doc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第二版)》郝大海 第9章 调查中的其他议题.doc
-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李迎生 第10章 社会工作行政.doc
-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李迎生 第11章 社会福利政策.doc
-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李迎生 第12章 社会工作研究.doc
-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李迎生 第13章 老年社会工作.doc
-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李迎生 第14章 儿童社会工作.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