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学:第五章 临床病理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展期: 牙周袋形成 牙槽骨吸收 主纤维束破坏 浆细胞浸润为主 出现牙周溢脓和牙齿松动。 七、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根据菌斑形成的时间,牙周炎有一个发展过程。宿主防御能力以及治疗时间及措施又直接影响牙周炎的发展过程。病变分为活动性的进展期和静止性的修复期。 〈一〉进展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牙面上可见不同程度的菌斑、牙垢及牙石堆积。 牙周袋内有大量炎性渗出物。 沟内上皮出现糜烂或溃疡。 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延伸形成牙周袋,其周围有密集的炎细胞。 沟内上皮及结合上皮下方的胶原纤维水肿、变性、丧失,大部分已被炎症细胞取代。 牙槽骨出现活跃的破骨细胞性骨吸收陷窝。牙槽嵴顶的固有牙槽骨吸收、消失。 牙周膜的基质及胶原纤维变性、降解,由于牙槽骨的吸收、破坏,导致牙周膜间隙增宽。 深的牙周袋致使根面的牙骨质暴露,可见牙石牢固地附着。 〈二〉静止期牙周炎的病理变化 沟内或袋壁上皮及结合上皮周围的炎症明显减少,在牙周袋与牙槽骨之间可见大量新生的纤维结缔组织,或见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增生,其间可见少量的慢性炎细胞浸润,还可见一部分新生的毛细血管。 牙槽骨的吸收呈静止状态,一般看不到破骨细胞。常可见原有的吸收陷窝区有新的类骨形成。牙槽嵴部位的吸收亦可见有新骨形成。 牙根面被吸收的牙骨质也出现新生现象。增生的粗大纤维束附着在根面的牙骨质上,常形成棘状增生像,被吸收的牙骨质也见类骨质或新形成的牙骨质。 一、解释名词 1.获得性膜 2. 结合上皮 3.牙周袋 4.附着丧失 5.龈缘突 二、简答题 1.牙周炎进展期与静止期的病理区别? 2.牙周炎龈下菌斑微生物学特点? 3.我国牙周病预防的重点应放在哪两个年龄组人群?试述其根据? 4.骨上袋与骨内袋的区别、临床预后? 5.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生态系有何不同? 6.牙周细菌的毒力因子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7.牙龈卟啉单胞菌的致病基础是什么? 8.伴放线放线杆菌的致病基础是什么? 9.牙龈素的功能有哪些? 10.牙周袋的病理改变? 11.牙石与牙周组织疾病的关系? 12.牙周病的危险因素有那些? 13.龈牙结合部的防御机制? 14.全身因素与牙周组织疾病的关系? 练习题 结合上皮: 冠根长度减少(正常为0.97毫米),出现角化和上皮钉突;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大量的白细胞浸润,导致附着丧失,牙周袋形成。 Neutrophils within the junctional epithelium. Their multilobed and darkly stained nuclei are apparent. 结缔组织: 破坏表现: 炎症细胞密集浸润;血管增生、扩张、充血致循环障碍;水肿及退变,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修复表现: 内皮细胞增生,形成新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形成。 根面壁(牙骨质)的病理改变 牙骨质脱矿:菌斑产酸和蛋白溶解酶? sharpey纤维破坏?脱矿软化 牙骨质高度矿化:唾液源的再矿化 牙骨质脱矿区:钙、磷,镁含量降低 牙骨质高度矿化:钙、磷,镁含量增高 细胞毒性:细菌及内毒素 结构 化学 袋内容物 菌斑、软垢、龈沟液、食物碎渣、唾液粘蛋白、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白细胞及其分解后的脓液。 1 牙周袋深度 Pocket Depth ,PD 探诊深度 Probing Depth, PD 龈缘—袋底的距离 2 附着水平 attachment level, AL 附着丧失 attachment loss,AL 釉牙骨质界CEJ—袋底的距离 探诊深度 :PD 附着丧失 :AL 龈缘—袋底 釉牙骨质界—袋底 探诊深度 探诊深度≤3mm:健康牙龈沟。 探诊深度≥ 3mm (1)结合上皮位于CEJ:假性牙周袋/龈袋 (2)结合上皮位于CEJ 根方:有附着丧失为真性的牙周袋。 龈袋—假性牙周袋 附着丧失—真性牙周袋 recession AL pocket probing depth 附着丧失与牙周袋的区别 根据附着丧失分类: 真性牙周袋:有附着丧失, 假性牙周袋:无附着丧失 根据袋底位置与相邻组织的关系 骨上袋:袋底位于牙槽嵴冠方。 骨下袋:袋底位于牙槽嵴根方。 累及牙面情况 简单袋:累及一个牙面 混合袋:累及两个以上牙面复杂袋:起源于一个牙面,但回旋于另外牙面或根分叉 五、牙齿松动度和牙槽骨的变化 (一)牙齿松动产生的原因 牙周韧带急性炎症 牙外伤 牙周手术 牙根生理性或病理性吸收 牙槽骨破坏:牙周炎 或同时合并牙合创伤 (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