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书笔记《自然的美育》
张洁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凌。
本书虽然写的是幼儿美术方向,但不是写怎么教孩子画画而是想通过幼儿美术这个视角,从生物学概念和进化论观念说美育、谈幼教。书中说的最多的是,孩子怎么在美育的滋润下,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不是讲美术知识和技法。幼儿拿笔就画,不是自通的能力,是生物学本能,是物种进化的结果是大自然的力量。孩子不学就会画的能力与蜜蜂筑巢、蚂蚁雇佣、猴子使用工具是一个道理。人的生命根系就是生物性,有根才有生命。书中例举的所有动植物本能的事例都是为孩子画画是本能而不是技能的观点找到了依据,找到了源头。实践证明,6岁前的婴幼儿处于无意识的睡眠期,理性还没有苏醒,所以不能受教。和孩子相处就如同与大自然相处,我们对幼儿美术的认识灵感不来自于美术,也不来自于教育,而来自大自然。“慢教育”思想,就是作者从竹子的生长特性中受到了启发,由此才想到慢与教育的关系。
动物的独立生活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而婴幼儿的独立生活从6岁后才开始。能称得上独立就是在生活上不需要成人照顾了,也会动脑子了。人出生后的精神和心理发育还需要6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人要成为有完全独立意识和行为能力的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人的身体成长是一方面,精神和心理成长又是,另一方面不是长成了身体就长大了。平时我们说总是长不大,说的也不是身体而是心理。精神和心理的成长要靠幼儿的生活,体验完成不能通过将完成,但成人可以创造适合孩子发展心理精神的环境,从范围上帮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其实儿童欠缺的只是精神层面的完善,身体器官发育已经完成,能适应生活了。
大自然的细节永远存在,可是能欣赏、会欣赏大自然细节的人并不多。首先是人太忙没有那个心情,心境缺少静气静气就像一朵花,看不看他都召开也像一个人只要想干一件事,谁也阻拦不了非干不行,任何诱惑对他都没用,有了禅定这就是静气,就是说大自然的细节,但是动物眼睛的功能就足以让人震撼。人的外形及构造是一个统一体,在设计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比如大自然把有视野的眼能闻味的鼻子,听见声音的耳朵,以及能吃饭会说话的嘴巴,这几个重要器官都集中在人头部分的中枢机关,便于信息综合统一指挥。对于人的发育成长大自然是非常有远见的。大自然觉得人能干很多事才能让人的幼稚期这么长。其实孩子前7年的幼儿期,什么都不需要,就是感受事物的年龄,不是学习知识的年龄,从7岁有点理性后,还要慢慢的教育往逻辑,思维过渡这个过渡又需要7年的时间,直到14岁。自我意识的积累才算完成。人类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强行做事,大自然,也不是人类想怎么开发就怎么开发的,我们要学会与大自然和平共处,并不是一味的只知道伸手向大自然索要。人的知识系统生命系统是非常合理科学的,不要试图改变他们,要尊重他们,畏惧他们,敬仰他们,像尊重大自然一样去尊重幼儿的幼稚,才是我们最明智最科学的选择。
儿童在某些方面可以自由成长自我教育,我们成人成天想教他们,这教他们呢,其实也正说明了成人的无知,这毁了多少2~6岁孩子的天性,他们是做梦的年龄,感知的年龄,不是学知识的年龄,儿童心理和精神的转化是植物性的,是藏在植物的茎根深处,儿童纯真是生物上的纯真,不是成人能教的,儿童的生命就像史诗一样伟大。
植物的种子各种各样,长相形式,颜色各异,有什么种子就有什么样的植物。任何植物都是有灵性的,都有生命活力。含羞草不单对触感有感觉,对方向温度和湿度也十分敏感,是一种非常神奇多变且很有灵性的花草,不管大自然怎么安排自己的命运种子,无论在哪都能使尽全力想方设法的扎根,发芽生长,还尽可能的与周围邻居和睦相处,尽快融入植物环境。其实人与植物的种子是一样的,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如同一颗成熟的种子,是天赶地催的没经历过选择就慌忙的来到这个世界的某一地方,某一户人家。好多教育家把人的成长比作植物或植物的种子,孩子是应该得到尊重的,卢梭的教育思想也与植物的生长规律联系起来,把人的教育比作植物的生长。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观也是施法自然的。他说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这已经是天生自然教育法了。人的这颗种子与植物的种子所不同的是植物的种子在它原发地上发育生长,只不过是从地下转到地上在原来的位置,而人类的这颗种子要离开,那个培育它的地方换了一个环境,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有了种子就要发芽,有了生命就要成长,任何人和植物都要遵循这个规律,人生命的初始胚胎发育与植物的种子是相似的。卢梭对人为的教育现象和强行改变孩子天性的做法,提出了这样的批评,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最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上的果实,这种人为的方法打乱了儿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