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与食品微生物学 课件 4.1 放线菌.ppt

粮食与食品微生物学 课件 4.1 放线菌.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微生物形态与分类 4.1 放线菌 一、概念 呈菌丝状生长、以孢子繁殖、G+的多核单细胞原核生物 介于 真菌 和 细菌 之间 营养体为无隔分枝丝状 单细胞、原核 孢子繁殖 菌丝直径与杆菌宽度相仿 菌落丝绒状 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 最适pH值≈7 二、放线菌与人类关系 1.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提高土壤肥力(泥腥味) 2.产生抗生素(2/3种类) 3.产生酶和维生素 4.少数菌能引起人类、动植物病害,能使食物发生变质 由单细胞的分枝丝状体构成 形态和功能不同 基质菌丝(营养菌丝):起固定和吸收营养作用的菌丝 气生菌丝:形成孢子丝(繁殖器官) 孢 子 丝:产孢器官,形成孢子 三、放线菌的营养体 放线菌的构造模式图 四、放线菌的菌落形态 质地——绒状(致密、多皱、小——与霉菌相比) 颜色——一般灰白色,正、反面均有 五、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以无性繁殖为主,过程为: 气生菌丝 →孢子丝(横隔分裂) →孢子 六、食品中常见的放线菌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2版 第四卷:23组——高G+C含量的G+细菌(放线菌类) 链霉菌属 说明放线菌名字的来历 作答 主观题 10分

文档评论(0)

la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精品资料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014505000006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