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氢能源行业深度报告绿电制绿氢是趋势_氢能产业链发展加速
(报告出品方/作者:西部证券,杨敬梅)
一、行业:氢能应用领域场景宽阔,绿氢发展潜力非常小
发展氢能就是达致全球“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氢能就是一种来源多样、绿色低碳、应用领域极广 泛的二次能源,能帮助可以再生能源大规模发电,同时同时实现电网大规模调峰和横贯季节、横贯地域储 能,大力大力推进大力大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化。目前全球氢能发展如火如荼,中国国家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携手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证实了氢 能就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海外对绿氢的著重程度也越来越低,2020 年欧 盟发布了《欧盟氢能战略》,旨在推动氢能在工业、交通、发电等全领域应用领域;同年美国刊发 布《氢能计划发展规划》,选取多项关键技术经济指标,期望变成氢能产业链中的市场领导 者。我们表示氢能的研发和利用料引发深刻的能源革命,必须著重氢能行业的发展和投 资机会。
1.1 氢能介绍:清洁能源零碳排放,符合双碳战略大有可为
氢能洁净低碳、热值高、来源多样、储运有效率,料变成 21 世纪的“终极能源”。氢能就是 指以氢及其同位素为主体的反应中或氢状态变化过程中所转化成的能量。与其他燃料相同, 氢能可以利用化石燃料生产,也可以利用可以再生能源回去进行生产,其加热仅分解成水,无法 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而且加热产生的热值较低,能通过能源载体和循环碳经济可以同时同时实现 可持续的氢利用。
根据氢能生产来源和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可将氢分为灰氢、蓝氢、绿氢。灰氢是指 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氢气。蓝氢是指在制氢过程中增加 CCUS(Carbon Capture, Utilization and Storage)碳捕捉、利用与储存技术产生的氢气。绿氢是利用风电、水电、 太阳能、核电等可再生能源制备出的氢气,制氢过程完全没有碳排放。
目前氢能主要以灰氢方式制取,蓝氢占比料快速提升。目前的氢气主要就是灰氢,约占全球氢气产量的 95%,灰氢在制备过程中可以排放量较多的二氧化碳。绿氢在制备过程中完全零 排放量且可以与可以再生能源耦合,未来占比料不断提高,逐步替代灰氢。
氢能制备方式多种多样,绿氢主要通过电解水制氢。目前全球制氢主要技术方式有煤制氢、 天然气制氢、工业富产氢等。从全球来看,天然气制氢占据主要位置,2021 年份额达 62%, 煤制氢占 19%,工业副产氢占比 18%,而电解水制氢仅占 0.04%。从国内看,煤制氢是 我国主要的制氢来源,2021 年份额占制氢总量的 64%,工业副产氢占比 21%,天然气制 氢占比 14%,而电解水制氢仅占 1.52%。煤制氢技术较为成熟、产量大且分布广、排碳量 大,吨煤制氢 0.11~0.13 吨。天然气制氢耗水量小,氢气产率高,蒸汽重整制氢较为成熟, 排碳量大,吨天然气制氢 0.23 吨。工业副产氢是指在生产化工产品的同时得到氢气,主 要有焦炉煤气、氯碱化工、轻烃利用、合成氨醇等副产工艺。由于其显著的减排效果和较 高的经济性优势,吨焦炭制氢 0.017 吨。电解水制氢主要工艺路线为碱性电解、PEM 电 解和 SOEC 电解。其中碱性电解槽技术最为成熟,生产成本较低;PEM 电解水流程简单、 能耗较高,启停速度快能较好配合风光的波动性,已经实现初步商用。
制氢成本就是制约氢能源发展的主要因素。化石能源制氢技术明朗,成本较低,煤制氢成本 广为在 10.1-13.4 元/kg,天然气制氢成本为 13.4-16.8 元/kg,甲醇制氢成本约为 16.8-22.4 元/kg。工业副产氢具有经济优势和减少碳排放优势,但是排放量过程中所含腐蚀性气体会造 成一定环境污染,制氢成本约为 11.2-16.8 元/kg。电解水制氢成本目前广为在 16.8-33.6 元/kg 左右,较之化石能源制氢和副产氢成本较低,主要系则消耗电量非常大,但整个工艺过 程直观无污染。生物制氢原材料成本低,但是氢含量较低,目前应用领域较太太少。
现阶段电解水制氢成本较高主要是由于电解槽设备成本较高以及电费较高。未来随着技术 进步,电解槽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同时伴随风能,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电 费有望进一步下降。综合来看,电解水制氢是未来制氢的主流路线。
1.2 政策剖析:产业大力支持政策不断施行,全球绿氢项目激增
全球多地施行政策助力氢能产业的发展,绿氢市场认可度逐步提高。世界各国为了更好应 对气候变化以及同时同时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愈加著重氢能产业的发展,不断施行各项政策助推产 业发展,强化政府扶持力度,增加制氢成本。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说明,自 2021 年 2 月 以来,全球启动了强于 131 个大型氢能研发项目,并预计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啤酒行业专题报告长风破浪在此时_扬帆决胜战高端.docx
- 苹果MR专题报告VRAR有望迎iPhone时刻_硬件顶配、生态丰富.docx
- 苹果公司专题研究智能机规模与利润共增长_2023有望亮相MR产品.docx
- 璞泰来研究报告平台化创新战略迎接复合集流体新趋势.docx
- 普瑞眼科全国布局和业务结构双差异化_盈利能力提升可期.docx
- 汽车产业行业2023年下半年投资策略中国实力_全球开花.docx
- 汽车内外饰行业研究报告诞生优质零部件企业的消费属性赛道.docx
- 汽车行业深度报告三维度分析自主车企谁会转型成功_.docx
- 汽车行业中期策略行业景气底部企稳回升_插混强势向上.docx
- 汽车行业专题报告蒙特雷专题_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前瞻布局.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