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山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形成的构造背景与成因.docxVIP

月牙山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形成的构造背景与成因.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月牙山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形成的构造背景与成因 北山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的结合部位,大气相学背景非常复杂。自北向南,北山境内依次形成了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芨芨台子—小黄山蛇绿岩带、红柳河— 洗肠井蛇绿岩带及辉铜山—帐房山蛇绿岩带(图1)。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北山境内板块缝合位置、形成时间及大地构造意义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 同的观点 近年来,随着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的相继部署和一系列最新成果资料的获取,大多数学者对北山地区蛇绿岩带的属性及构造意义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最新资料表明,以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岩带为界,以北基本控制了石炭纪地层及晚古生代侵入岩的分布;以南控制了早古生代侵入岩及部分地层的出露,因此,该构造带可能具有地层分区意义,但作为重要板块缝合带依据不足。区域上,芨芨台子—小黄山蛇绿岩带主要表现为一条规模较大的糜棱岩化带,在芨芨台子和小黄山一带有少量基性、超基性岩出露,局部发生构造混杂。 该构造带是晚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碰撞造山期后陆内伸展作用的产物 红柳河—洗肠井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出露于内蒙古阿拉善盟中部,自洗肠井向西经月牙山、白云山,至红柳河一带,总体呈近东西向带状展布, 出露宽度 几千米至 十几千米 ,断续延长 约350km。由东向西,蛇绿岩主要出露于洗肠井、月牙山、白云山、牛圈子、玉石山、红柳河6个区段(图1)。目前,众多学者认为,该带为塔里木板块与哈萨克斯坦板块缝合带,具有区域构造意义 1 月牙山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 月牙山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南约130km,月牙山蛇绿质构造混杂岩位于红柳河—洗肠井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东部的月牙山—洗肠井一带(图1)。该带以北广泛出露中—晚志留世公婆泉组安山岩、玄武安山岩及早志留世—早泥盆世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古元古代北山岩群变质结晶基底被限定于该带以北,主要呈残留地块产出;晚奥陶世锡林柯博组及白云山组出露于公婆泉组南北两侧。混杂岩带以南广泛出露元古宙海相沉积地层,包括长城纪古硐井群、蓟县纪平头山组,以及青白口纪野马街组、大豁落山组及震旦纪洗肠井群(图2)。 月牙山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呈北西西向带状展布,南北宽1.5~8.0km,东西长约27km。该构造混杂岩带南部蛇绿岩套出露较完整:下部为超基性杂岩,出露岩性包括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橄辉岩等,岩石普遍发生强蛇纹石化,在构造混杂地带发生强糜棱岩化和片理化;其上主要为透闪石化、阳起石化辉长岩等,发育后期侵入的辉绿岩脉,呈近东西向平行展布,未见席状岩墙群,在构造混杂地带岩石发生糜棱岩化和片理化;层状玄武岩和枕状玄武岩覆于辉长岩之上,枕状和气孔 (杏仁)构造发育,显示出海底火山喷发的特征(图版Ⅰ-a、b,图3);最上部的放射虫硅质岩呈红色— 紫红色,因构造混杂已经支离破碎,主要呈大小不等的岩块状分布于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中。与蛇绿岩套相伴生的侵入岩包括斜长花岗岩、辉长闪长岩等。构造混杂岩带南部主要出露早奥陶世罗雅楚山组碎屑沉积岩,以及少量寒武纪—奥陶纪西双鹰山组碎屑沉积岩夹硅质岩。蛇绿岩套北侧发生了 强烈的构 造混杂作 用 ,混杂带宽800~ 1300m,长约15km。通过槽探揭露、大比例尺精细剖面测制及室内综合研究认为,月牙山构造混杂岩属于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由基质和岩块两部分组成。基质主要为强糜棱岩化、强蛇纹石化辉橄岩、碎粉状强糜棱岩化玄武岩及少量强糜棱岩化辉石岩;岩块为大小不一的辉石岩、堆晶辉长岩、 斜长花岗岩、橄榄岩、橄辉岩、角闪石岩、白云岩、放射虫硅质岩、蚀变玄武岩等。岩块多呈透镜体状产出,局部岩块呈叠瓦状排列,与基质呈构造接触(图版Ⅰ-c、d),长轴产状为190~210°∠55~65°;基质糜棱面理产状为220~230°∠45~65°。根据岩块与基质的交切关系,可基本确定该构造混杂岩带具有右行走滑特征。 2 年代学及岩石学特征 为了确定月牙山蛇绿岩套的形成时代及板块俯冲时代,项目组分别对蛇绿质构造混杂岩带中的蚀变辉石岩岩块、蛇绿岩套中的辉长岩及与蛇绿岩套紧密伴生的斜长花岗岩、辉长闪长岩采集了锆石U-Pb同位素测年样品。 锆石颗粒挑选由河北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样品破碎到40~60目,然后用常规方法分选锆石,并在双目镜下人工挑纯,将锆石样品与数粒Temora(标样)置于环氧树脂中,然后磨至约1/2,使锆石内部暴露,用于阴极发光(CL)及SHRIMP锆石U-Th-Pb同位素分析。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同位素实验室利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等离子质谱仪(LA ICP-MS)进行微区原位U-Th-Pb同位素测定,激光剥蚀斑束直径35μm(详细的仪器配置和实验流程见参考文献[6]),采用GJ-1作为外部锆石年龄标准,进行U-Pb同位素分馏校正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