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膨化料与颗粒料养殖效果比较.docxVIP

克氏原螯虾膨化料与颗粒料养殖效果比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克氏原螯虾膨化料与颗粒料养殖效果比较 克氏原虾具有低脂肪、蛋白和口感的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2020年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总面积已达128.6万hm 1 材料和方法 1.1 苗种转移时间 克氏原螯虾虾苗平均规格为3.85 g/尾(约为260尾/kg),虾苗规格整齐、四肢齐全、活力强、体表光滑、体色鲜艳,来自同一养殖塘,苗种转移时间不超过0.5 h。 放养密度为10.5尾/m 1.2 饲料的基本成分 在怀远县绿浩农业有限公司基地,选取6个并排的塘口(由稻田改造而成),塘口规格为100 m×133.33 m,塘口具环沟,中间为平台,其中3个塘口(一排A号、一排B号、一排C号)用颗粒料投喂,另外3个塘口(二排D号、二排E号、二排F号)用膨化料投喂;颗粒料和膨化料的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粗灰分等水平相同,均由淮南旺贝源农牧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定制,两者均为沉性饲料,其各营养成分含量见表1。 于4月15日—4月30日、5月1日—5月20日、5月21—6月5日3个时间段采集数据,分别记录每个时段的捕捞量和销售金额。试验结束后,对数据汇总,比较两种饲料的养殖效益、回捕率、饵料系数和总产量。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为:养殖效益=销售额-养殖成本;回捕率=回捕尾数/放养尾数;饵料系数=饲料投喂量/(捕捞量-放养质量)。 1.3 预备准备和繁殖管理 1.3.1 环沟与田护面 塘埂四周用石棉瓦制作成0.4 m高的防逃墙,拐角呈弧形。塘口内的环沟宽为3 m,深为1.5 m,坡比为1∶1.5,环沟与田埂的水平距离为0.5 m,拐角处预留2.5 m宽的进田机耕道。于2月1日注水至淹没大平台0.2 m左右,浸泡一周后放水,再反复一次,然后全塘用漂白粉消毒,使用标准为22.49 g/m 1.3.2 多根左右绑成 于2月25日种植伊乐藻,将其剪成小段,每根长0.1~0.15 m,其中15根左右捆成一株,平台上按株距4 m,行距5 m扦插。在环沟的斜坡上,离平面垂直距离0.2 m处按株距3 m种植,然后用碳酸氢铵和磷酸一氢铵进行施肥,两者的施用标准分别为2.25和0.75 g/m 1.3.3 碳酸氢铵和磷酸一氢铵 3月1日开始,慢慢注水至0.2 m深左右,用碳酸氢铵、磷酸一氢铵和肥水膏(富含多种氨基酸、生物活性肽、多糖等)进行肥水,其施用标准分别为1.5,0.75和3 g/m 1.3.4 预防疾病发生 做好日常管理,如发现大批克氏原螯虾集体蜕壳,用聚维酮碘或者强氯精进行全池塘消毒,防止水霉病、纤毛虫病和烂尾病的发生;每20 d用多维与中草药拌料投喂预防肠炎等疾病,每次疗程为3 d;若发生细菌性等病害,应及时使用药物治疗;如发现克氏原螯虾游到岸边、早上爬上水草等现象,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 1.3.5 摄食情况观察 克氏原螯虾按照“四定”原则投喂,每个池塘放入6个规格为1 m×1 m的料台,用来观察克氏原螯虾的摄食情况,其中环沟周边放4个,大平台上放2个。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温度内,克氏原螯虾的摄食量随着水温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1.3.6 放回塘口制作 从4月15日开始捕捞,采用大网眼的地笼,每口池塘放25条。第一阶段捕捞20 g的个体,其中平均规格为25 g,小规格的个体放回塘口中继续养殖;第二阶段(5月1日—5月20日)使用的地笼网眼增大,捕捞25 g的个体,其中平均规格为30 g;第三阶段(5月21日—6月5日)捕捞30 g的个体,平均规格为35 g,6月5日清塘。 1.3.7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平均数(X)±标准差(SD)表示。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进行各组数据的组间差异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试验结果 2.1 膨化料组p7捕捞时间的影响 试验结果显示,在前2个捕捞阶段,颗粒料组的平均捕捞量显著低于膨化料组(P0.05),而第3个捕捞阶段的平均捕捞量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回捕率则表现为颗粒料组较膨化料组低13.86%,且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2。 2.2 两组的饵料量 试验结果显示,颗粒料组的克氏原螯虾平均总产量显著(P0.05)低于膨化料组,平均饵料系数显著高于膨化料组,但两组的用料量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2.3 养殖成本的比较 试验中养殖成本包括饲料成本和其他成本。其中膨化料价格为5 000元/t,颗粒料价格为4 500元/t,试验期两者成本分别为(11 670.00±2 052.97)和(13 533.33±1 059.87)元。其他成本包含苗种、塘口租金、动保产品、电费和人工等成本,其中田地年租为1.5元/m 试验结果显示,2个试验组养殖成本的差别为饲料成本,但两组差异不显著。销售额两组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