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汉晋时期地理位置考
“东谢”、“西赵”、“南谢”、“西谢”、“古柯曼”、“北州满”、“营州西”、“西纳人”和“西南少数民族”都很有名。虽然它们都是唐宋时期的地理记录,但由于史料的简单混乱,其地理位置和民族成分尚不清楚。因此,这场讨论是贵州民族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宋史·蛮夷传》说:“黔州、涪州徼外有西南夷部,汉牂柯郡,唐南宁州,牂柯、昆明、东谢、南谢、西赵、充州蛮也,其地东北直黔、涪,西北接嘉、叙,东连荆、楚,南出宜、桂。”文中所指地域,当在四川彭水、涪陵以南,宜宾、叙永以东南,湖南以西,广西宜山、桂林以北,其地不出贵州之境。
据两《唐书》记载,“东谢”在应州,“南谢”在庄州,“西赵”在明州,“牂柯蛮”在牂州,“充州蛮”在充州,“西南蕃”在蛮州,短州亦为谢氏。另外,《新唐书》说:“高宗初,琰州僚叛,梓州(按:《通鑑》胡注:“梓州当作牂州”)都督谢万岁、充州剌史谢法兴、黔州都督李孟尝讨之。万岁、法兴入洞招慰,遇害。”可知琰州地近牂、充二州,或恐与牂柯、诸谢有关。因此,欲知它们的地域,必先考应、庄、明、牂、充、琰、蛮、矩八州。
查两《唐书》、《元和郡县志》(下称《元和志》)、《太平寰宇记》(下称《寰宇记》)诸书,知此八州均在黔中道,隶黔州都督府。然黔中道北部有:黔州(治今四川彭水)、施州(治今湖北施思)、溪州(治今湖南永顺)、锦州(治今湖南麻阳附近)、辰州(治今湖南沅陵)、巫州(治今湖南黔阳)、思州(治今贵州务川)、珍州(治今贵州正安)、播州(治今贵州遵义)、夷州(治今贵州绥阳)、费州(治今思南),是则乌江以北全为流官统治的“经制州”,故诸谢及牂柯等地,当在乌江以南求之。现依次考证如下:
《新唐书》:“(开元)二十五年,赵君道来朝。其裔赵国珍,天宝中战有功。阁罗凤叛,宰相杨国忠兼剑南节度使,以国珍有方略,授黔中都督,屡败南诏,护五溪十余年(按:《旧唐书》作“遥制其婺、溪十余年”),天下方乱,其部独宁。终工部尚书。”《通鑑》胡注:“国珍,牂柯别部,充州蛮酋赵君道之裔”。国珍身任黔州都督,据充州而禦南诏,“遥制其婺、溪十余年”,或云“护五溪十余年”,其地必近思州、思南而控“五溪”(当指湘西)。《寰宇志》卷一百二十一:费州“正南微西至牂柯充州一百九十里”。《贵阳府志》称充州在石阡府东北,思南以南,石阡以东,镇远之北,铜仁之西。今考石阡距思南二百里许,有辰水(今铜仁河)、舞阳河入沅江,泛舟可达湘西,故从《贵阳府志》断充州治今石阡可信。
《新唐书·地理志》(下称《新唐志》说):“蛮州,县一;巴江。”《寰宇记》卷一百二十二:播州“东南至牂州北界巴江镇七十里”。《贵阳府志》“蛮州领县一,巴江县,今开州(即开阳)及巴香也”,洪亮吉《贵州水道考》:“宋时名延江为巴江”,“南明河下流为牛渡河,至巴香北流合乌江,盖南明河合乌江处也”。开阳果真是蛮州么?查史籍,唐时“西南蕃大酋长”宋鼎据蛮州,五代时“牂柯清州(今清镇)八郡剌史宋朝化据清州”,宋时于开阳置“大万谷落总管府”(按:民国《贵州通志》谓:“夷语讹蛮州为大万谷落”),元时“顺元同知”宋阿重开创水东宋氏基业,明祟祯七年朱燮元平水东,以其亲属地十二马头置开州。据此推断,唐代蛮州即今开阳。
《旧唐书》说:“(蛮州)称州接牂柯”。《元和志》说:播州“东南至牂柯二百二十里”。《遵义府志》谓:“牂柯治,当在今瓮安、余庆境内”。考瓮安、余庆二地,距遵义约二百余里,东北靠石阡,西邻开阳,其地殷盛,故以瓮安、余庆当牂州可也。
如前所说,琰州地近牂、充二州。《寰宇记》说:播州“东南至牂柯琰州三百二十里”,即远于牂州百里,据此推断,琰州当治今黄平、福泉、施秉一带。
《新唐书》说:“庄州,本南寿州,贞观三年,以南谢蛮首领谢疆地置,四年更名,十一年升为都督府,景龙二年罢都督府。故隋牂柯地,南百里有桂岭关。”庄州既一度为都督府,其地必不偏僻,而且殷盛。《贵阳府志》称隋牂柯南百里的桂岭关“即今长寨之谷隆关也,桂岭、谷隆,盖以双声而讹。谷隆在今定番(即惠水)州西南六十里,则庄州所治的石牛县,当在今定番北青岩、上马之间”。庄州治今惠水完全可能。惠水位置适中,其地在涟江流城一片长达五十余里的狭长盆地上,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自唐以还日渐繁荣,五代时有莫氏归附于楚,宋为南宁州,乾德五年以后,龙氏勃兴,屡受封号,熙宁中形成“西南五姓番”,元符中称“西南七番”,宋元之际乃成“八番”,元时,“八番”实为兵家必争之地,故以惠水当庄州可信。
《贵阳府志》称矩州即今贵阳,“贵州”为“矩州”音转。查《新唐书》:“龙朔三年,矩州刺史谢法成招慰比楼等七千户内附”,知矩州为谢氏。该书又说:“(南谢)与西谢隣”,故疑矩州即“西谢”,治今贵阳。
《旧唐书》说:“东谢蛮,其地在黔州西数百里,南接守宫僚,西连夷子,北至蛮(按:《新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