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栗山天牛对柞树危害的初步研究
捕食蛇田鼠、昆虫、河豚和分担昆虫是重要的招昆虫之一,通常被称为haf。主要危害中龄以上的天然柞树林, 近年在东北柞树天然次生林调查发现栗山天牛大面积发生, 危害十分严重, 对林区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栗山天牛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 为开展栗山天牛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1 成虫的形态
成虫:体长14-28mm。体背黄褐色, 腹面黑色, 触角粗短, 约为体长的1/2。前胸背板近球形, 有黄、赤、褐及黑色横条斑。鞘翅基部宽阔, 前半部为3黄3黑条交互形成的斜条斑, 其下另有褐色横条纹, 鞘翅端部黄色。雌虫前胸背板前缘鲜黄色, 腹部末端尖, 裸露鞘翅之外;雄虫前胸背板前缘灰黄或褐色, 腹部末端为鞘翅覆盖。卵:长4-5mm, 长椭圆形, 初产时为乳白色, 后变为淡黄色, 端部具疣状突起。幼虫:老熟幼虫体长约60-70mm, 圆筒形, 淡黄色。头小, 隐匿在前胸内。前胸大, 近前缘有4个褐色斑纹, 2个横列于背部, 2个在侧面。蛹:长60-65mm, 裸蛹, 长椭圆形, 淡黄色。
2 板栗山天牛危害概况
栗山天牛钻食性较强, 它通常潜伏于柞树树干内反复钻蛀, 形成密布的虫道, 每个虫道孔口宽约1.5cm, 长约5-25cm, 多虫多年被害木横断面呈蜂窝状, 被害树干千疮百孔, 树干内虫道纵横, 轻者导致木材降级降等, 重者致使木材失去利用价值。在国内广泛分布, 主要分布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等省。
2007年张辉对栗山天牛在丹东的研究发现, 仅宽甸县栗山天牛危害造成木材损失达200万m3。调查表明, 树龄越大危害越重, 危害部位集中在主干及粗枝上。皮忠庆等人在吉林省调查栗山天牛成灾面积81339.1hm2, 并有进一步扩散和加重危害的趋势。于云龙等人调查发现, 被害亚种的林分多分布在岗脊的过成熟林, 林龄多在40-60年生, 胸径约16cm以上;林龄愈大、树径愈粗、坡位愈高、柞树占得比例大林分栗山天牛危害就越重;阳坡重于阴坡;主要危害树干4m以下的部位, 虫道约占84.3%。
3 建立市场机制
高纯在2001年对栗山天牛发生期测报系统进行了研究, 制定栗山天牛发生期期距值表, 并建立回归预测方程, 提出了3种有效的预测预报方法, 分别为期距法预测方法、回归预测方法以及根据3个世代的观测资料, 将栗山天牛的发生期与发育阶段汇总制表, 当实际观测到某一植物的发育阶段, 直接查表便可测出栗山天牛的发生期。本溪县森防站队栗山天牛进行发生期预报为成虫始见期为7月25日, 始盛期为8月2日, 高峰期为8月8日, 盛末期为8月23日。
4 科学防治方法
回顾十几年的防治栗山天牛实践, 防治方法多采用营林措施、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科学防治办法, 才能实现长期有效控制和减轻栗山天牛危害, 具体防治技术如下:
4.1 天麻危害的防治
于云龙总结前人经验认为, 营林措施主要采用营林抚育和卫生伐, 对控制栗山天牛的危害具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及时清理虫害木, 对受害严重的林分及时进行更新改造, 适时择伐成过熟寄主林木, 在择伐空地适地适树补植针叶树种, 促使林分向针阔混交林方向发展, 不断增强林分自身的稳定性, 提高林分自控能力。
4.2 成虫诱导政策
利用栗山天牛成虫出现整齐、多在树干上集中活动的特点, 在成虫羽化期, 组织人力到受害林分中进行捕捉;栗山天牛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 可利用紫外荧光灯、黑光灯、高压汞灯、荧光灯、白炽灯等诱集, 其中紫外荧光灯诱集效果最好。
4.3 另一种敌—生物防治技术
王国平发现栗山天牛天敌种类较多, 初步发现啄木鸟、五道眉和姬蜂是其主要天敌。中国林科院研究发现另一天敌—花绒坚甲, 并已解决其繁育的关键技术, 但应用技术还有待突破;谢振东等人利用管氏肿腿蜂进行林间防治效果较好。因此创造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天敌, 将有利于栗山天牛生物防治技术的开展。
4.4 丹药物防治幼虫
研究发现, 林间利用40%氧化乐果原液和20%康福多等药剂, 在成虫羽化高峰期进行喷雾防治;利用林丹杀虫烟剂在栗山天牛卵孵化幼虫的8月中旬进行, 杀虫效果达75.1%;采用磷化铝片剂帐幕熏蒸林中伐倒木或木场原木中的幼虫, 7d效果可达100%;打孔注药效果更好, 主干各方位打均匀下斜孔, 孔深2cm;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仿生制剂灭幼脲Ⅲ号不育剂1500倍稀释浓度对栗山天牛卵的孵育有明显抑制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