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艮与王艮的泰州学派.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王艮与王艮的泰州学派 台州学派是中晚明有一定影响的学派。他的思想继承了王阳明的“意识论”,将“意识”作为一个独立于个体的客观存在。这种客观存在不是因为个体的存在而存在的,也不是因为个体的丧失而失去的。同时,这种“意识”也可以区分是非,超越人体内纯粹的精神本质。因此,个体的生存和感知以“意识”感知为中心。这种对良知的感性阐发, 导致了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向传统名教的挑战, 也充分体现了其自我教化思想的独特性。“教化”之意是个体受到某种思想文化或价值理念的熏陶并受之引导而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自我教化是一种以自主和自愿为前提进行的教化活动。泰州学派在自我教化的方式上与传统儒学人士有着明显的区别, 同时, 也说明了该学派成员的矛盾心理状态。 一、 尚道重己,一以“自然”为引领 循其良知就是人的学习教化活动应该遵循自己的天然自由之本性。在自我教化过程中, 必须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任其自然, “自然”就是不要让心滞囿在一个念头、一个事物上。为此他反对朱子的“庄敬”“存养”功夫, 认为朱子的教法是对良知自然之理的违背。在王艮看来, 既然良知是人人具足的, 也是当下现成的, 因而个体就不应该因外界的干扰而强免自己, 此即循其良知。王艮《语录》载: 一友持功太严。先生 (王艮) 觉之曰:“是学为子累矣。”因指旁斫木之匠示曰:“彼却不曾用功, 然亦何尝费事。” “持功太严”是强免用功、故意做作, 是朱子教法。朱子教人“内无妄思, 外无妄动, 要求学者居敬用功, 内无妄思就是正心诚意, 心中敬畏专一, 精神高度集中, 一丝不苟, 外无妄动就是正衣肃容”, 做到“坐如尸, 立如齐, 头容直, 自容端, 足容重, 手容恭, 口容止, 气容肃”, 认为人只有做到内外结合、表里如一, 才能正己之心、诚己之意。王艮却反对这种繁琐的自我修养方式, 他要求学生像匠人斫木那样简练而自然。在自我教化方式上, 不必“人力安排”只须率性自然即可。因此, 人们只要认识到这一点, 保持“良知”自然自在的本来面目就是成圣, 在功夫上也就不需要传统理学中的“庄敬持养”, 因为庄敬持养的功夫就是“人为”。 王栋也极重视遁其良知的做法, 反对用外在知识、规范来束缚自己。他说:“才提一个学字, 却似便要起几层意思, 不知原无一物, 原自现成, 顺明觉自然之应而已。自朝自暮, 动作施为, 何者非道?更要如何, 便是与蛇画足。”执意之不可为, 而在“良知”之上再加以“动作施为”则是与蛇画足, 多此一举。 在泰州后学的其他人物中, 颜钧是一个突出人物。他认为“率性之谓道”, 人的成长不能以牺牲“个性”为代价, 人的德性只有“率性”而修才能真正得到提高。“率”即遵循之意, 任其所为之意, 性在此应为良知之性, 人之性。罗汝芳“少时, 闭关临田寺, 置水镜几上, 对之默坐, 使心与水镜无二, 久之而病心火”。而在他偶遇颜钧后, 自述他如何用力不动心于生死得失的学问, 他说:“克去己私, 复还天理, 非制欲, 安能体仁?”颜钧反驳说他是:“患当下日用而不知, 忽妄疑天性生生之或息也。”一句话, “制欲, 非体仁也”。颜钧极力批评罗汝芳的这种自我克制, 而要求罗任其自然, 不要人为强制。当时罗汝芳所经历的是两种不同的观念, 一是主张压制欲念, 一是主张发舒善念, 讲究自然。所以当罗汝芳告诉颜钧“昨遘危疾而生死能不动心”时, 颜钧认为“俱不取”。在颜钧看来, 这是硬压心使之不动, 不自然, 健康的办法是以自然的态度去面对世上的危疾动荡。李贽的“诚意之实, 在毋自欺”, 认为人之所以不得自由, 就在于心灵被束缚和禁锢于某种外在事物中, 只有心灵不为物役, 才能获得精神自由。 二、 自顿冲然,慎独小乐 泰州学派的“体验”是一种对良知本体的“悟”, 是“悟此良知之本体之乐, 以成其工夫之教”。 王艮在见王阳明之前, 常默坐静思, 二十九岁时有体验的经历: 先生虽不得专功于学, 然默默参究, 以经证悟, 以悟释经, 历有年所, 人莫能窥其际也。一夕, 梦天堕压身, 万人奔号求救, 先生举臂起之, 视其日月星辰失次, 复手整之。觉而汗溢如雨, 心体洞徹。 之后, 他也常闭户坐息, 通过对良知的体验, 达到一种“乐”的精神境界。 颜钧由于有着自身特殊的经历, “儿时不慧, 十九读孟子, 弥日不成诵。闻兄钥谈学, 若有会, 闭关不饮食者七日, 始豁然。寻居谷中九阅月, 益大悟”。加之, “永俗信巫而不信医。故攻岐黄之术者甚少, 每有病, 则延巫觋于家, 以事禳祷, 一或不愈, 则巫必言此人生前过恶, 获罪祗灵, 遂听其辗转于寐褥而不救”。这种对巫的信奉的陋习及近似于佛教的“生前获罪”说, 使颜钧不仅认识到简便直接的方式对下层群众的教化会影响更大, 而且用一种神秘的方式更能吸引他们, 因而他对“体验”的运用及

文档评论(0)

187****72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