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辨证论治情况调查分析.docx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辨证论治情况调查分析.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候规律及辨证论治情况调查分析 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中医如何在急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医证候(ami)的规律是显而易见的。提高辩证治疗水平。为此, 笔者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的108 例AMI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以期对AMI 的中医证候规律和辨证论治情况加以总结。 1 数据和方法 1.1 研究主题 病例来源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6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所有出院资料完整的AMI患者, 共计108例。 1.2 诊断标准 200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的《AMI 诊断和治疗指南》。 1.3 般资料及中医资料 采用事先编制的调查表, 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伴随疾病、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药应用情况。于调查前, 参加者对调查表内容逐一讨论、明确其定义内涵和填写表示法。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年龄分布 年龄与性别:108例AMI患者中, 年龄≤45岁者4例, 46~55岁者10例, 56~65岁者21例, 66~75岁者37例, 75岁者36例。 108例AMI患者中男73例, 占总病例数的67.59% , 女35例, 占总病例数的32.41%。其中男女比例为2.08∶1。 2.2 随机性疾病和病史 108例AMI患者伴发疾病及病史详见表2。 2.3 中医辩证法 (1) 阴虚、阳虚、气滞 108例AMI病人证候拆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痰阻等7个基本证素, 其中虚证以气虚最多, 60例 (55.56%) , 其他依次为阴虚者24例 (22.22%) , 阳虚者4例 (3.70%) , 血虚者3例 (2.78%) ;实证以血瘀最多, 血瘀者73例 (67.59%) , 其他依次为痰阻者24例 (22.22%) , 气滞者11例 (10.18%) 。 (2) 分布特征 108例患者主要证型有5个, 详见表3。 (3) 舌有裂纹,舌大 舌质:舌紫黯65例 (60.19%) , 舌质红43例 (39.81%) , 舌质淡21例 (19.44%) , 舌有裂纹2例 (1.85 %) , 舌胖大1 例 (0.93 %) 。舌苔:舌苔中以苔白者最多。其中苔白者78例 (72.22%) , 苔薄者33例 (30.56%) , 苔腻或水滑者26例 (24.07%) , 苔黄者13例 (12.04%) , 苔剥脱或少苔者5例 (4.63%) , 苔厚者2例 (1.85%) 。 (4) 脉瘤或滑7例,2例,2例,2例,2例,2例,2例,5.7例,2例,5.7%; 脉细或脉微53例 (49.07%) , 脉弦或紧51例 (47.22%) , 脉濡或滑8例 (7.40%) , 脉沉32例 (29.63%) , 脉结代4例 (3.70%) , 脉迟或缓4例 (3.70%) , 脉数或促14例 (12.96%) , 脉涩6例 (5.56%) 。 2.4 中药治疗 (1) 静脉中药治疗 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参麦注射液, 其次为丹红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等, 见表4。 (2) 口服中药治疗 (3) 养血疗药,以四君子汤、从三大汤的汤超 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汤剂依次为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饮、二陈汤、温胆汤、丹参饮、血府逐瘀汤和四君子汤。 单味药使用中丹参的使用频率最高, 前10位依次为丹参、半夏、陈皮、枳壳、瓜蒌、川芎、茯苓、红花、麦冬和薤白, 而党参、太子参、五味子、当归、黄芪、桃仁、赤芍等应用亦较多。 3 讨论 3.1 老年人基因组织分布 本研究表明, 天津中医一附院AMI患者中, 老年AMI患者比例较高, 65岁以上老年人72例, 占总病例数的66.67%。提示年龄为AMI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伴发疾病中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均较高, 脑梗死比脑出血更常见。 3.2 中医证候的特点 (1) ami病人中证素出现频率 证候都是由若干证候要素组合而成。证素, 是辨证的关键, 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而提炼出的具体诊断单元, AMI病人中证素出现频率按大小依次为血瘀证、气虚证、痰阻证、阴虚证、气滞证、阳虚证、血虚证。虚证以气虚所占比例最多, 实证以血瘀所占比例最多。 (2) 心血瘀阻、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湿风阴两虚、保鲜 本研究结果显示AMI病人证型表现复杂多样, 但主要为气虚血瘀、心血瘀阻、痰瘀互结、气阴两虚和气滞血瘀5种, 而且证型中又以2个证素组合的复合证型为主, 单一证型少见。提示我们AMI临床变化迅速, 患者的基础疾病不同从而导致证候的多样性和辨证的复杂性。 3.3 本研究结果的报告及启示 静脉中药共统计到7种药物,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参麦注射液。口服中成药中通心络使用占

文档评论(0)

139****94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