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先生编《尚书》的时代意义.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顾颉刚先生编《尚书》的时代意义 传教士的学习计划。 顾颉刚 我们现在对于古书的态度只是一个研究历史的态度,要处处看出它的背景。我们读《仪礼》便要知道何以那时那国的人会有这些制度?他们的阶级如何?他们的礼器和礼节怎样?我们读《周易》也要知道何以那时那国的人行用这种卜筮?他们所希求的是什么?所要避免的又是什么?但我们要知道他们的思想和制度,一定先要知道他们的历史事迹的《书》有两种,一是《尚书》,一是《春秋》。《尚书》记的是尧舜到周代,《春秋》记的全是东周。我们如果对于这两部经书有了深切的了解,便是对于古史有了相当的理会。古代的思想制度等等也可以得著它们的历史地位。例如《仪礼》,相传是周公所做,自周初行到春秋的;但我们却在春秋时的事迹里得到许多反证,证明这书是春秋以后的出品,于是周公作《仪礼》这句话便不攻而破了。 本学年本校文科国学系主任沈兼士先生邀我担任经学专书研究一课,我自己知道经学的知识浅陋得很,没有在大学里授课的力量;但我对于经书有要求明了它的真相的一段热诚,酷想辟出一条研究经学的新途径,在这一点上面或者可以和诸君切磋。我们既知道要研究古书须先明白古史,而古史实为中国史中症结最甚的,若不斩芟荆棘辟出一条大路来,古书研究决不会有大成功。《尚书》既为古史中最重要的一部书,应先提出研究。 研究《尚书》是经学中最困难的一件工作,这是因为时代隔得太远了,言语、文字都经过许多变迁,历次的写刻又有许多讹脱、改易之处,以致不能读懂的句子太多;又因古史的传说太纷歧,它受了外面的纷歧的传说的影响,以致生出了许多葛藤,掩没了它的真相。但我们幸而生在清代学者之后,他们对于文法、文字、音韵、训诂、校勘各方面都有深邃的研究,散见在各书。我们若能集合他们的研究的结果,加以我们自己对于古史的见解,不难贯穿成为一种系统的解释。 今将这一年的功课定一计划如下: (1)据清代学者的考定:今所传《尚书》,出于虞、夏以来的史官的凡二十八篇,出于魏、晋间人伪造的有二十五篇(我的见解:他们所谓伪的一定是伪,而他们所谓真的却未必完全可靠)。伪造的一部分因为时代很后,句子容易懂,今先读。(既已知道它伪,为什么还要去读它?这一因它辑集逸书甚多,借此可以略窥《尚书》未散亡时的大概;一因清代人对于它辨证得极清楚,我们可以借此领会校勘的方法。) (2)现在各处大学里教的经学多为通论。通论固然容易使人知道一点概要,但若不先看见实物自己摸出一个头路来,这一点概要的影子不久就要澌灭了。所以我主张要研究经学,须先熟读经文,好在每篇字数不多,熟读并不困难。熟读之后,将来看别种古书,以及金石刻辞时,自会有左右逢源之乐。 (3)一年上课时间作三十五星期,计共七十小时。《尚书》已有五十余篇,又须选读《逸周书》若干篇(这是战国时人伪造的《尚书》,可以与魏、晋间人伪造的比较),又须由我编辑《尚书学通论》,作全书的总说明;材料多而钟点少,不得不赶,现拟一小时讲一篇或两小时讲三篇(问题复杂的如《尧典》、《禹贡》等篇,当然费去的时间须特多)。 (4)编发之讲义分为四种: (一)经本文——加以标点及分段(标点古书本是最困难的事情,《尚书》的句义捉摸不定,尤不易着手,但我们终须在困难之中勉强去做,方有渐渐弄清楚的希望。只要有人做了,大家肯就见到的地方指摘他的不对就好了)。 (二)经义摘要——就古今人对于本书的注解加以选择,备读经时的对照。选择的标准,但视其切理入情者,不复问家法。 (三)参考材料——为学第一要开拓见闻,故择录关于本经之记载、辨论、考证等材料,裁篇别出,为读经之辅助,暂不分类。 (四)《尚书学通论》——本经问题太多,特编辑此书以为系统的说明,其中篇目大约如下: (甲)经文方面 一、《尚书》的文字 二、《尚书》的音韵 三、《尚书》的文法 四、《尚书》的本子 五、《尚书》的篇目 六、《尚书》中待问的文义 七、《尚书》的逸文 八、模仿《尚书》而作的文字 (乙)经义方面 一、《尚书》的年代 二、《尚书》中的人物 三、《尚书》中的制度 四、《尚书》中的宗教 五、《尚书》中的中心问题 六、《尚书》中的古史观念 (丙)经学方面 一、商周时的史官与史书 二、孔子与《尚书》 三、春秋战国间人的引书 四、托古改制与《尚书》 五、《逸周书》 六、今古文公案 七、百两篇《秦誓》与《书序》 八、《伪古文尚书》 九、唐以后最通行的两部注解——孔颖达《尚书正义》与蔡沈《书集传》 十、清代《尚书》学的总成绩 十一、今后研究的途径 十二、《尚书》学书目及批评 (5)研究学问,札记的功夫决不可少,希望诸君各备札记簿一册,凡是自己想到的见解,研究上发生的疑问,以及对于我的主张的批评,都请记在上面,每月的月底交给我一看,我有什么意见也可批在上面。研究学问必须取公开的态度才可希望进步,我自己欢喜立主张,当然愿意自己主张的成立,可是我不愿

文档评论(0)

182****8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