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宦官刘柚形象辨析.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宦官刘柚形象辨析 王守仁对明代贵州发展的贡献 大学教育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个人的创建或指导,收集一定数量的书籍,收集弟子的讲座和讨论,这比普通蒙古族学校的组织形式更为重要。其中, 广收图书、聚徒讲学为书院教育的本质特征。(P2)在明代, 书院教育的许多特点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对我国古代教育和学术文化发展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王守仁 (1472-1529) , 原名王云, 字伯安, 明守仁, 谥文成, 世称王阳明、阳明先生, 明代浙江省余姚县人。正德元年 (1506) 冬, 时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疏救南京给事中戴铣、御史薄彦徽等言官, 得罪宦官刘瑾, 被廷杖四十、下诏狱。正德二年 (1507) 三月被列为奸党而谪戍贵州。他于正德三年 (1508) 春来到贵州龙场 (今修文县城) 任驿丞, 直至正德五年 (1510) 初升任庐陵知县离开。王守仁在贵州的三个年头中, 其职务是龙场驿丞, 职责是“典邮传迎送之事”。(P1852)王守仁出于教化当地民众和宣传自己教育思想的需要, 他在龙场驿创建龙冈书院聚徒讲学, 阐释其思想学说。随后贵州提学副使毛科、席书相继聘讲文明书院。正因为如此, 王守仁在贵州的作用和贡献, 并不在于如何管理龙场驿及其使龙场驿在迎来送往上有多大成效, 而王守仁对明代贵州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和精神, 主要集中在书院的教育教学上。具体而言, 王守仁创建龙冈书院、主讲文明书院, 对明代贵州书院教育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明代贵州书院教育 据李国均主编《中国书院史》研究, 贵州古代书院教育最早见于唐末儒溪书院 (在今绥阳县) ;(P1009)宋代绍兴年间有銮塘书院 (在今沿河县) ;(P1028)元代有教授何成禄兴建的文明书院 (在今贵阳) , 另有鳌山书院和鳌溪书院 (在今镇宁县) 。(P1036)此外, 贵州学者对明代贵州书院的研究统计表明, 在王守仁创建龙冈书院以前, 明代贵州书院仅有4所, 即新添都指挥使叶凤邕创建的魁山书院 (在今贵定) 、兴隆卫人周英创建的草庭书院 (在今黄平) 、程番知府王藻创建的中锋书院 (今惠水) , 另有在贵阳的文明书院。(P116-117)正德三年秋, 王守仁在龙场创建龙冈书院聚徒讲学, 从正德四年 (1509) 起应邀到贵阳主讲文明书院, 至正德五年初王守仁离开贵州后, 贵州书院的创建和复兴如雨后春笋, 几乎覆盖全省各地, 《中国书院史》统计明代贵州有书院28所,(P1080)孔令中主编《贵州教育史》统计有书院27所,(P63-64)张羽琼著《贵州古代教育史》统计有书院38所。(P117-118)上述资料说明, 明代贵州书院教育, 若以王守仁在1508年创建龙冈书院划分, 此前140年间 (1368-1507) 贵州书院教育发展非常缓慢, 仅有4所;此后136年间 (1508-1644) , 贵州的书院教育发展非常迅速, 接近40所, 书院数量约相当于此前的10倍。 从客观上分析, 明代中后期贵州书院迅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 官学教育的僵化以及人们意识形态和思想领域变化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但针对贵州而言, 王守仁谪戍贵州创建龙冈书院、主讲文明书院之后, 其对贵州书院教育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 因为明代中后期贵州创建的书院中, 有相当部分书院是由王守仁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以及王学思想的继承者创建的, 有些书院在教学或管理上或多或少与王守仁及其弟子有一定关系。 (一) 王守仁的弟子创建的书院 1. 创建阳明书院 王杏是王守仁的私塾弟子, 该书院于嘉靖十四年 (1535) 在贵阳创建。据《贵阳府志》载:“阳明书院…在府治东偏, 嘉靖十四年巡按王杏建”。(P865)王杏创建阳明书院的目的, 在于训迪黔中学子崇祀王守仁, 故以“阳明书院”命名, 并请王守仁弟子马廷锡主讲。明制, “按察使…正三品…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P1840)王杏作为贵州按察使, 因其特殊的地位和身份而创建阳明书院, 在明代贵州省内的地位和示范作用不可低估。《贵阳府志》载王杏是“奉化人, 嘉靖十三年巡按贵州”,(P1115)他在任期间非常关心贵州教育, 曾向礼部奏议“贵州自建省设学养士以来…文教茂往昔十倍, 诸生就试云南, 苦于道路。今于贵州城内西南隅择地…营建贡院…别开科可免诸士跋涉, 益感恩励学”。(P1115)王杏疏奏与此前田秋上奏《请开贤科以宏文教疏》遥相呼应, 贵州遂于嘉靖十六年 (1537) 单独开科取士, 由此说明王杏创建阳明书院之时的社会影响力。 2. 贵州提学副使 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蒋信字卿实, 号道林, 楚之常德人…登嘉靖十一年进士第。…升贵州提学副使。建书院二所, 曰正学, 曰文明,

文档评论(0)

xl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