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推拿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发展简史.docxVIP

本科推拿治疗学推拿治疗学发展简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推拿治疗学发展简史 一、春秋战国以前(前221年以前) 远古时期,人们已开始运用按摩的方法来防治疾病,有关“按摩”“导引”疗法已有文字记载。《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挢引,案扤,毒熨。”这里的“挢引”指的就是自我按摩,而“案扤”则指被动按摩,即给他人按摩。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描绘有44种导引姿势,其中有捶背、抚胸、按压等姿势,并注明了各种姿势所防治的疾病,这些导引姿势就是自我按摩(推拿)的方法。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的《引书》,记载了治疗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口内复位法,治疗颈项强痛(落枕)的仰卧位颈椎拔伸法,治疗肠澼(痢疾)的腰部踩踏法和腰部后伸扳法,治疗喉痹的颈椎后伸扳法等,表明这一时期已经将按摩用于骨伤科及内科病证的治疗。 《周礼注疏》有“扁鹊治虢太子暴疾尸厥病,使子明炊汤,子仪脉神,子术按摩”的记载,记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运用按摩、汤药等综合方法成功抢救了尸厥患者,表明了此时按摩已用于病证的急救。《孟子·梁惠王上》有“为长者折枝”的记载。据汉代赵岐的注释:“折枝,案(按)摩折手节解罢枝也。”“折枝”是一种为老年人运动四肢关节的保健按摩术,说明此时已将运动关节类手法用于疾病的防治。 《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安(按)、靡(摩)、摹、蚤挈、中指蚤(搔)、括(刮)、捏、操、抚、循等多种推拿手法;还记载了推拿治疗的疾病,包括小儿惊风(“婴儿瘛”)、腹股沟疝、癃闭、疣、外伤出血等17种病证;书中还记载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以车故脂(即用了多年的车轴润滑油)、黍潘(即黍米熬的汤汁)等作介质配合推拿手法的膏摩方法。《五十二病方》中还提到当时运用的多种推拿器械,如木椎、筑、钱币、羽毛等,其中最富有特色的是《养生方》中提到的“药巾”,是将帛浸在药汁中或把药物涂在布上,用以按摩身体进行养生保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推拿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已在民间被广泛应用,推拿方法亦日臻完善,推拿适应证明显扩大,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秦、汉、三国时期(前221~220年) 秦、汉、三国时期,诞生了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推拿医学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10卷(已佚)。与其同时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对推拿的起源、手法、临床应用、适应病证、作用原理及推拿教学等各方面无所不涉,标志着在此时期推拿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黄帝内经》首次提出“按摩”一词,记载了按、摩、推、扪、循、切、抓、揩、弹、夹、卷等数十种手法。同时,书中记载了当时使用的一些推拿工具,如九针中用以“揩摩分肉”的圆针、“主按脉勿陷”的鍉针等。书中还精辟地阐述了推拿的作用原理,如“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并将推拿手法中的“摸法”作为触诊手法用于疾病的诊断。在推拿人员的选才与考核上,提出“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爪苦手毒,为事善伤人者,可使按积抑痹”。《黄帝内经》对推拿的适应证有更多的描述,如《素问·血气形志》曰:“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表明推拿具有疏经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痹证。《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表明推拿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腹痛。人们还认识到脏腑疾病与脊柱的相关性,可以通过按揉背部腧穴治疗心痛。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此外,书中记载推拿治疗的病证还有卒口僻(面瘫)、肢体不仁、肿痛、胃痛、疝瘕、发咳上气等。 《汉书·苏武传》中记载了“蹈”法,即用足轻叩其背救醒苏武的一种推拿方法,这可能是踩蹻法最早的文献记载。膏摩疗法在此期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总结了“膏摩”疗法,认为其具有手法与药物的双重作用,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而且扩大了推拿的适应证。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汉代名医淳于意以寒水推治疗头痛、身热、烦懑等病证。三国名医华佗擅用膏摩治疗伤寒及祛除肌肤的浮淫,并创造了“五禽戏”导引法。另外,在《金匮要略》中,还详细记载了用按摩方法救治自缢的胸外心脏按摩术、按腹人工呼吸法、颈椎牵引、四肢关节屈伸法等,其中运用的按摩手法有摩、捋、屈伸、按、揉、踩、牵引等7种,将推拿手法与现代心肺复苏术结合起来。说明此时期体外心脏按摩术已被用于急救。此时期对按摩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也有了一定的思考。如《华氏中藏经·论诸病治疗交错致于死候》记载“宜按摩而不按摩,则使人淫随肌肉,久留不消”,“当按摩而不按摩,则使人肌肉增胀,筋骨舒张”。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年) 此时期膏摩术逐步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推拿疗法主要被应用于急症的抢救及养生保健。推拿疗法的应用范围

文档评论(0)

卢老师2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0月13日上传了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