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续名医类案》医案
《续名医类案》由清代医家魏之琇编辑,成书于1770年。魏之琇在校订《名医类案》时发现该书内容有缺漏,故补辑了清初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更多的是增录当时各家医案。全书分345门,内容涉及伤寒、温病及内、外、妇、儿、五官、针灸等科疾病,反映了各家流派的学术经验。
现节选头痛、中风先兆、口眼歪斜、脾胃虚寒4个医案。
【原文】
婁全善治一老婦人,頭痛歲久不已,因視其手足,有血絡皆紫黑,遂用三棱鍼盡刺出其血,如墨汁者數盞。後視其受病之經刺灸之,而得全愈。即《經》所謂大痹 [1] 爲惡,及頭痛,久痹不去身,視其血絡,盡出其血是也。
【注释】
[1]大痹:指严重的痹证。《灵枢·厥病》:“头痛不可刺者,大痹为恶。”《太素·厥头痛》注:“谓寒湿之气入脑,以为大痹。”张志聪注:“大痹者,风寒客于筋骨而为恶也。”
【按语】
本案老妇人的头痛岁久不已,乃风寒湿邪侵袭脑窍,客于筋骨,久之造成气血瘀滞,闭阻经络。娄全善宗《黄帝内经》“菀陈则除之”之旨,先视手足血络紫黑者,尽刺出其瘀血,后视其受病之经,刺灸调理而获痊愈。
头痛,从经络辨证有阳明头痛、太阳头痛、少阳头痛、厥阴头痛之分,从病因辨证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外感有风寒、风热、风湿等,内伤有阴虚阳亢、气血亏虚、痰浊上蒙、瘀血阻络等。本案患者属瘀血头痛,故刺出其恶血,辨受病之经刺灸,调理而愈。
【原文】
穆大司农和伦,先是左手患木风 [1] ,指不能伸屈,此半身不遂之兆也。召韩 [2] 治,为用七针 [3] ,指即伸缩无恙。愈两月,复患腿疾,必恃杖而行 [4] ,因力辞乞休,已而韩为针环跳、风市、三里,针数次而疾顿瘳。遂视事如故。
【注释】
[1]木风:指手指麻木、伸缩不利等症。
[2]韩:指韩贻丰。
[3]七针:即中风七穴。包括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一说为百会、曲鬓、肩井、曲池、风市、足三里、悬钟七穴。
[4]恃杖而行:依赖拐杖行走。恃,依赖。
【按语】
中风先兆除针刺外,亦可灸之。凡年高气虚,痰多或有眩晕、心悸,有时出现肢强语謇,指端发麻,或足胫发酸重麻,良久方解等都是中风先兆,当急灸足三里、悬钟二穴,有预防中风的作用。
【原文】
穎長吏病口眼 img 斜,張療之。目之斜,灸以承泣;口之 img ,灸以地倉,俱效。苟不效者,當灸人迎。夫氣虛風入而爲偏,上不得出,下不得瀉,真氣 [1] 爲風邪所陷,故宜灸。《內經》曰陷下則灸之,正謂此也,所以立愈。
【注释】
[1]真气:由藏于肾的先天元气和化生于饮食的后天水谷之气结合而成,为生命的动力。《灵枢·刺节真邪》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按语】
口眼歪斜,病由“气虚风入”。然兼寒者多,兼热者未曾见也。无论病之新久,皆当灸之。新病灸之,意在祛风散寒,病久则气滞血涩,意在活血祛风也。
【原文】
羅謙甫治副使覃郎中,年四十九歲,至正丙寅春,病臍腹冷痛,完穀不化,足胻 [1] 寒而逆,皮膚不仁 [2] ,精神困弱,診其脉沉細而微。遂投以大熱甘辛之劑,及灸氣海百壯,三里二穴各三七壯,陽輔二七壯。三日後,以葱熨灸 [3] ,瘡 [4] 皆不發,復灸前穴,依然壯數,亦不發。十日後,瘡亦更不作膿,瘡口皆平。
癸丑歲,予隨朝承應,冬屯于卓多地面,學鍼于竇子聲 [5] 先生。因論穴,竇曰:凡用鍼者,氣不至而不效,灸之亦不發。大抵本氣空虛,不能作膿,失其所養故也。
【注释】
[1]胻:指胫骨。
[2]不仁:麻木不仁。
[3]葱熨灸:在艾绒上置葱,再以熨斗慢火熨之。
[4]疮:灸疮。
[5]窦子声:即窦汉卿,名杰,字汉卿,后改名默。
【按语】
古人无论针刺、艾灸,都要求“气至”。针刺不得气者没有疗效,艾灸不得气者亦没有疗效。艾灸的“气至”,实指化脓灸的灸疮透发。无灸疮透发,则治疗无效。正如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所说:“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不透发灸疮的原因很多,多因本气空虚,不能作脓。本案患者因脾胃虚寒,健运失司,元气大亏,气血不足,因而不能化脓。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