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慢回弹泡沫的制备及发泡工艺研究.docxVIP

聚氨酯慢回弹泡沫的制备及发泡工艺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氨酯慢回弹泡沫的制备及发泡工艺研究 缓慢跳跃泡沫也称为粘土泡沫或记忆泡沫。由于聚氨酯慢回弹泡沫具有的形状记忆性、吸能、吸音、吸震等功能,可作为冲击吸收体、吸音体、震动吸收体广泛应用于家具、床上用品、汽车配件、运动器材、医疗器械等领域。其作为坐垫材料能使体压分布更均匀,减少疲劳感和底面的错动。国外对聚氨酯慢回弹泡沫的研究较早,最早是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项成果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进行工业生产。这种开孔性软质聚氨酯泡沫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宇航飞行器发射或重返时能使过载作用力经过重新分配后再作用到宇航员身上,从而减弱了作用力,同时为长时间飞行的宇航员提供更舒适的座椅表面。 虽然粘弹泡沫的生产技术已有37年以上的历史,但作为民用产品却只在最近几年才被人们广泛使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慢回弹泡沫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宽。与欧、美等国的研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有研究者进行了聚氨酯慢回弹泡沫的研制及生产,主要集中在冷模塑慢回弹泡沫,尚无生产大块慢回弹泡沫,本实验重点对聚氨酯慢回弹块状泡沫的配方进行了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glr-2000羟值双标 聚醚三元醇:ZS-2802(羟值54.5~57.0 mgKOH/g)、LW-1080(羟值230~250 mgKOH/g,粘度450 mPa·s),工业级,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GLR-2000(羟值230~250 mgKOH/g), 工业级,上海高桥石化三厂;VORANOL 2070(羟值238 mgKOH/g),工业级,DOW化学公司。 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工业级,日本三井东亚株式会社;辛酸亚锡(T9)、慢回弹硅油(B-8002)、开孔剂(Ortegol 501),工业级,德国德固萨-高施米特公司;硅油(L-580),工业级,美国康普顿公司;开孔剂(SK-1900),工业级,韩国SK化工株式会社;开孔剂(JP-1),工业级,江苏钟山化工有限公司;复合胺催化剂,自制。 1.2 hy泡沫回弹系数的测定 TY8000型电子万能实验机,江都天原试验机械厂;HTY泡沫回弹系数测定仪,南京皓晖化工仪器研究所;QJZY-36制试样机,上海倾技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1.3 缓慢回归氨基泡沫的制备 1.3.1 基本组成 慢回弹聚氨酯泡沫的基本配方见表1。 1.3.2 催化剂及其制备 在3000 mL烧杯中依次称量聚醚多元醇、水、硅油、开孔剂、复合胺催化剂,混合搅拌,静置片刻,加入催化剂辛酸亚锡,用转速为3000 r/min电动搅拌搅匀,控制料温为23℃左右,迅速加入已称好的TDI,搅拌5~8 s,倒入发泡箱中自由发泡。分别记录泡沫的乳白时间、上升时间、起发高度等数据,放入120℃烘箱中熟化20~30 min,然后在室温下熟化24 h,得慢回弹聚氨酯泡沫并进行物理性能测定。 1.4 回弹性能测定 泡沫密度按GB6343—1995标准测定;拉伸强度和伸长率按GB6344—1996标准测定;压缩永久变形按GB6669—86标准测定;泡沫的回弹性能按GB6670—1997标准测定;压陷硬度按GB10807—89标准测定;撕裂强度按GB10808—1997标准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催化剂的筛选 催化剂的选择对于聚氨酯慢回弹泡沫的性能至关重要。除了要考虑到发泡与凝胶反应速度的平衡、最终产品的物理性能等因素外,如何优化物料的开孔性、流动性也是聚氨酯慢回弹泡沫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为此,本实验选用不同用量及比例的自制复合胺类催化剂与辛酸亚锡催化剂相结合,观察制备的聚氨酯慢回弹泡沫的工艺性能,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知,当复合催化剂为胺与锡用量之比在0.35∶0.06~0.45∶0.10份之间时,具有较好的工艺性能,既能保证物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又能保证泡沫的开孔性。 2.2 硅油的用量 泡沫稳定剂决定着泡沫的开孔性及泡孔结构。由于聚氨酯慢回弹泡沫体系本身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因此实验在配方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选用了慢回弹硅油B-8002与通用软泡硅油L-580进行了比较,设计泡沫的密度为60 kg/m3,观察硅油种类及用量对泡孔的影响,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在制备聚氨酯慢回弹泡沫时宜选用B-8002硅油,其用量一般在1.0~1.8份之间。 2.3 施工水量对泡沫排水剂的性能影响 根据环保要求,本实验选用水为发泡剂,在同一配方体系下,考察了水量对泡沫回弹时间及泡沫手感的影响,结果见表4。 由表4可见,水量在1.5~2.5份之间时泡沫回弹时间较长,手感较细腻,取得较好的效果。实验结果还表明,水量对泡沫密度起决定性的作用,加大水量可降低泡沫密度,但随着配方中水量的增加,泡沫的密度并不是明显降低,甚至会增加。这是因为水未来得及完全反应产生大量的CO2气体时,凝胶反应已经开始,因此导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