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色新闻的历史考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色新闻的历史考察

一、“闻”“传闻”的含义

随着信息对称化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不同的新闻每天都会自动或被动地输入我们的大脑。在各类新闻中有一类新闻最能夺人耳目,那就是以报导名人情感纠葛而著称的“桃色新闻”即“绯闻”。如今,在这个泛娱乐化的社会,像传绯闻、闹绯闻、炒绯闻、绯闻女友或绯闻男友等和“绯闻”有关的词语每天都不绝于耳。为什么要将此类新闻称为“绯闻”呢?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绯闻”的释义如下:

绯闻:又名桃色新闻:影坛~

何谓“桃色”呢?《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也对其作了解释:

桃色:?名粉红色;?形属性词。形容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关的:~新闻

根据上面的释义,我们不免产生如下疑问:

第一,“桃色”为什么“形容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关的”?

第二,“绯闻”为何与“桃色新闻”同义?

下面我们将分别从“桃色”和“绯”的本义入手,从史的角度对以上问题予以解答,进而探明“绯闻”的由来。

二、《清》第5页“载桃色,作《全宋词》

虽然早在《诗经》时代,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句,但通过对北京大学古代汉语语料库的检索来看,“桃色”作为词出现的时间较晚,如:

1.奈何夭桃色。(唐《李白诗全集》)

2.天然既没红桃色,遮莫七宝叫身铺。(唐《敦煌变文集新书》)

3.夭桃色若绶?(《全唐诗》)

4.晴日暖珠箔,夭桃色正新。(《全唐诗》)

5.岁寒尚不移,奈何夭桃色。(《全唐诗》)

6.人颜不再春,桃色有再浓。(《全唐诗》)

7.夭桃色正春,捧心还动我。(《全唐诗》)

8.樱桃色照银盘溜。(《全宋词》)

9.吴姬十五夭桃色,巧笑春风当酒垆。(《全宋词》)

10.心绿洋丝的中衣,足下南宫缎红鞋,月白色鞋面,绿鞋带,鞋帮绣着桃色四季花。(清《彭公案》)

11.奄忽那如此,夭桃色正春。(清《古今情海》)

由此可见,“桃色”作为一个颜色词到唐代才出现,直至清代独立使用的频率也不是很高,多出现于“夭桃色”、“樱桃色”等词语之中。从以上例句中不难发现,“桃色”除了可以做为颜色词描摹桃花之“粉红色”以外,还因为这种颜色几近少女的面色,所以也可以用来描摹少女的脸色(如9)。

由于“桃色”这种与女性相关的联想义,因此被用来指称一类常有女性参与的新闻事件即“桃色新闻”,其内容多是报道一些影视及娱乐界某明星自身与周边异性或同性之间的情色故事。如:

12.桃色新闻不翼而飞,把红都瑞金闹了个天翻地覆。(《李德和他的中国妻子》)

13.此等电影明星的桃色新闻,不值得张少帅一阅。(《洪深仗义护胡蝶》)

14.结婚手续未办成,却先传出许多桃色新闻:穷画师,勾引大明星,女明星未婚先孕,很有点满城风雨。(《周璇发疯之谜》)

15.于是,一条具有爆炸性的“桃色新闻”被添油加醋,沸沸扬扬地传播开来。(《周信芳的旷世情缘》)

随着这类新闻报道的增多,“桃色”也因其报道内容的关系,而带有了“形容和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有关的”的意义。

三、“表”的含义

“绯闻”即桃色新闻,为了探明绯闻与桃色新闻的同义关系,我们先从“绯”字说开去。

《说文》新附:“绯,帛赤色也。”可见,“绯”最初是指一种带有颜色的丝织品。韩愈在《送区弘南归》中有“腾蹋众骏事鞍勒,佩服上色紫与绯”的诗句。这反映了唐代的服饰制度:“文武官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深绯,五品浅绯,并金带。”《唐门集拾遗·绯桃诗》:“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绯桃”意思是桃花,表示浅红的颜色词。可见,此时的“绯”已经引申为颜色词,应该是一种比较浅的红色,此外,查考《全唐诗》,其中“绯”用得较多的有:“著绯”、“牙绯”、“绯衣”、“绯衫”、“绯袍”、“绯纱”、“绯袖”、“绯紫”、“绯蟠”、“绯桃”、“绯红”等等。“牙绯”是古代专门用来代表官级的绯鱼袋。像“绯衣”、“绯衫”、“绯袍”这类名物词多是“绯+事物名称”构成的偏正式复合词,像“绯紫”、“绯红”则是在“红”渐渐取代“赤”成为最主要的表示红色的颜色词时,用来描摹不同程度的“红”色的复合词。

自此,“绯”的用法就固定化了,由“绯”构成的词语自中唐以后基本没有增加。倒是随着“红”的用法的多样化,“绯”作为一种颜色相对比较浅的“红色”而渐渐地被“粉红”、“桃红”取代了。在现代汉语中,“绯”作为颜色词的用法(如“绯云”、“绯霞”、“绯色”、“绯红”)除了在文学色彩比较强的作品中被使用以外,在口语中几近消失,即使《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也仅仅收录了“绯红”和“绯闻”两个词条而矣。

通过上面的梳理可知,“绯”最初表示一种带颜色的丝织品,而后又被专用为颜色词,再到后来这种表示颜色的

文档评论(0)

186****66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