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知山知水识草识菜第十七章碱蓬的综合开发利用碱蓬适生于潮间带和滨海盐碱地带及内陆重盐斑土地上,属高耐盐“真盐生植物”,是一种典型的盐碱地指示植物,也是由陆地向海岸方向发展的先锋植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碱蓬喜高湿、耐盐碱、耐贫瘠、少病虫害,可在NaCl含量0.031~4.356%的土壤上正常开花结实。在我国新疆、内蒙、甘、陕、鲁、晋、辽等省区都有分布。碱蓬——生物学特性盐地碱蓬既可以变形也可以变色:在盐度较低的土壤中(通常是地势较高或者距离海边较远的地方)盐地碱蓬能生长到近1米高,分枝繁茂,形态蓬松,植株则呈现绿色。在盐度较高的土壤中(滨海的潮间带或者部分涝洼积水地带)盐地碱蓬仅高10-20厘米,基本无分枝,并且叶片呈现肉质化趋势;在整个生长期,植株地上部分皆为紫红色。“植物界的变形金刚”碱蓬——生物学特性碱蓬为藜科(Chenopodiaceae)碱蓬属(Suaeda)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碱蒿、盐蒿、黄须菜、盐蓬。我国碱蓬属植物共21种及一个变种。东北称翅碱蓬,河北称黄须菜,内蒙古称碱葱。碱蓬——生物学特性碱蓬是一种无叶、肉质化的植物。·株高20~60cm,茎直立、有红色条纹及分枝;·叶线形、肉质对生,长约3cm,宽约1.5毫米,灰绿色、红色、紫红色,光滑无毛,·花多两性;·种子呈双凸镜形,直径约2毫米,黑色有光泽,胚乳很少。·7~8月开花,9~10月结实。碱蓬——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繁殖方法:主要以种子繁殖为主。碱蓬的热量、膳食纤维含量是大白菜的约5倍;核黄素即维生素B2、维生素C是大白菜的近4倍,胡萝卜素是大白菜的40倍;矿物质元素铁是大白菜的7倍。食用部位营养成分碱蓬营养素含量/100g大白菜营养素含量/100g热量(千卡)7817蛋白质(g)3.11.1脂肪(g)0.70.2膳食纤维(g)2.20.4硫胺素(mg)0.040.04核黄素(mg)0.180.05胡萝卜素(mg)0.40.01维生素C(mg)7820钙(mg)8361磷(mg)6937铁(mg)3.60.5碱蓬——营养成分碱蓬鲜嫩茎叶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40%,与大豆相仿;而种子的脂肪含量高达36.4%,远高于大豆(18.8%)。富纤维食品有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盛花期风干的盐地碱蓬全株中粗纤维含量为22.01%;成熟期风干的盐地碱蓬种子中粗纤维含量为18.92%,盐地碱蓬经提取油脂后,剩余的残渣中仍含有大量优质的果蔬膳食纤维,能够开发为保健食品。碱蓬——营养成分膳食纤维《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盐蓬,味咸性寒,清热消积”。【性味】微咸;性凉【归经】肾经【功能主治】清热;消积。主食积停滞;发热。碱蓬——药用功效1)抗炎活性郑维发等报道,盐地碱蓬幼苗具有抗炎活性,幼苗提取物的γ-亚麻酸甲酯是其抗炎活性较强的主要物质。碱蓬——现代药理研究2)对心血管及机体免疫作用现代研究发现,碱蓬具有降糖、降压、扩张血管、防治心脏病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等作用。3)抗氧化作用实验表明,碱蓬的水、甲醇、正己烷提取物对亚油酸脂质过氧化均有良好的阻断作用,其原因主要是通过清除O2-来达到其抗氧化作用的。碱蓬——现代药理研究4)抑癌活性碱蓬中的磷脂酰胆碱对7721、Hela等4种癌细胞有较强的抑癌活性。碱蓬幼苗俗称“黄须菜”,其幼茎、幼叶可作为蔬菜食用,营养丰富、脆嫩可口、味道鲜美,并有保健作用,故有美称“皇帝菜”。碱蓬既可以做时令蔬菜,可作包子、饺子等面食的馅料,还可深加工生产系列产品,如干制品、盐渍品、罐头、小菜等。碱蓬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蔬菜和油料作物。碱蓬——食用价值1)食用蔬菜2)食用油脂种子含油36.4%左右,远高于大豆的18.8%,可榨油供食用和工业用。盐地碱蓬种子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90%以上,亚油酸占70%,亚麻酸占6.08%。柳仁民所报道的山东翅碱蓬种子油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油酸、棕榈酸、棕榈油酸、顺-7-十六碳烯酸、硬脂酸、顺-11-二十碳烯酸等近10种脂肪酸成分,说明盐地碱蓬是一种高级食用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碱蓬——食用价值碱蓬的鲜嫩茎叶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的40%,与大豆相当;种子榨油后籽粕的粗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1第一章 山野菜的概述2.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1第一章药食同源发展演变 1.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八章 薇菜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八章香椿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二章 桔梗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九章楤木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六章 枸杞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七章 沙棘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五章 竹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二十一章 百合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十三章 紫苏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十四章 马齿苋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十五章 薄荷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十一章 苦菜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十章 蒲公英的综合开发利用.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四章 山野菜颗粒与脆片保藏技术 7.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四章 山野菜盐渍保藏技术3.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四章 山野菜制汁保藏技术 5.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四章 山野菜制纸保藏技术 6.ppt
- 山野菜开发利用学- 课件 第四章山野菜低温保藏技术 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