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书法】
【Calligraphy】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学分:【1】
面向专业:【面向全校所有专业】
课程性质:【通识教育选修课】
使用教材:
教材【《书法鉴赏》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路云亭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09-01】
参考书目【《书法美学》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陈振濂著】
【《中国书法发展史》天津古籍出版社陈振濂著】
【《柳公权玄秘塔碑》上海书画出版社】
【《颜真卿颜勤礼碑》上海书画出版社】
先修课程:【《水墨画》、《工笔画》】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公共艺术限定性选修课,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汉字为素材,按照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再创造的一门造型艺术,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书法同时也是一门独立的工具学科,它有着记录语言、表达感情、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实用功能,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欣赏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巨大作用。作为工具课和基础课,它与建筑、文学、美术、音乐等学科相互渗透,为各门学科的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为现实的学习与今后的工作以至深造提供深厚的综合素养保障。书法教育是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优良传统,能极大程度的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选课建议(必填项)
本课程是通识类课程,面向全校开放,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人文及审美修养。
四、课程目标/课程预期学习成果(必填项)(预期学习成果要可测量/能够证明)
序号
课程预期学习
成果
课程目标
教与学方式
评价方式
1
LO21
了解书法发展简史,书写工具的性能及书法与其他艺术样式的联系。
教师授课为主并进行相应的书法审美和艺术感课堂讨论。
书法艺术的历史、风格、鉴赏的基本理论掌握程度。
2
LO51
掌握中国书法艺术蕴含的审美范畴与民族思维模式。
教师授课为主并进行相应的小篇软笔撰写和评价。
书法艺术的鉴赏方法和掌握程度。
3
LO71
通过书法创作和实用版面设计实践及书法艺术欣赏,提高自身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艺术素质,激发创造精神,陶冶审美情趣,增强爱国情操。
课堂讨论和展示
书法相关知识掌握及书写能力,学会鉴赏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
五、课程内容(必填项)
总课时:16课时,学习时间为4周每次课4课时,其中理论课时2,实践课时14。
周次
课程模块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学时
1
文房四宝知识
1.笔:笔的分类,笔的挑选,笔的保养
2.墨:墨的分类、挑选、使用、保管3.纸:纸的分类、挑选、使用、保管
4砚:砚的挑选、使用、保养及其代用品
理论教学内容:
1什么是书法
2书法面面观
了解文房四宝,了解书体种类,熟悉书写工具的性能,以及书法四体的书写技法简介草书、隶书、篆书和篆刻的特点。
教学难点:书体种类。
理论2课时
实践2课时
2
汉字的结构原理
1.要有大局观,线与线、偏旁与偏旁互为根据2.打破正形。正形的概念:奇正合度;先造险,再救险
3.影响字形的因素:重心、结合、布向、变化、脉络、自然.
1.执笔、运笔与用笔
2.篆书横与竖的写法
3.篆书撇、捺的写法
4.篆书书体结构和偏旁
掌握楷书的运笔方法、字形结构和章法布局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运笔方法、字形结构和章法布局
实践4课时
3
篆书练习
1.篆字体结构法则2.篆书章法布局
临帖技巧
读帖技巧
篆书的书写技法,书法作品章法布局方法、书法创作和欣赏
实践4课时
4
篆书创作
1.书法章法、格式
2.书法创作基本方式
3.书法欣赏
继续深入并完成作品并展示,评讲
掌握及训练毛笔,篆书书体的书写技法,进行书法创作和书法艺术欣赏,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书写章法,书法创作。
实践4课时
课内实验名称及基本要求(选填,适用于课内实验)
序号
实验名称
主要内容
实验
时数
实验类型
备注
1
书法艺术基础知识
根据要求进行相应的审美和艺术感讨论。
2
综合型
2
书法实践
运用所学的书法艺术的鉴赏方法,分析经典作品的艺术形式和手法。
12
实践型
3
书法欣赏
根据课程前期所学习的内容,分析经典作品和案例,并进行汇报展示。
2
实践型
七、评价方式与成绩(必填项)
总评构成(X)
评价方式
占比
X1
临帖练习
40%
X2
创作作品一幅
6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