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学前教育学 第3版 教案 第七章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docx

学前教育学 第3版 教案 第七章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教育学教案

课程名称

学前教育学

课题

第七章家庭、社区与学前教育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区别;

2.掌握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特点,理解幼儿园教育与家庭和社区合作的重要意义;

3.了解幼儿园教育与家庭、社区教育合作的途径。

能力目标:

能掌握幼儿园教育与家庭和社区合作的方法与策略。

素质目标:

具备优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的能力,具有综合利用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各种资源全面育人的理念和能力。

思政目标:

以幼儿园为主导,指导家长科学育儿,形成“三全育人”的格局,推动教育协同发展。

教学重点

1.幼儿园教育与家庭和社区合作的重要意义

2.幼儿园教育与家庭和社区合作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难点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和社区合作的方法与策略

教学活动设计

阶段

教学内容

导入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结合经验与认识,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新授

第一节家庭学前教育

一、家庭教育

(一)家庭及家庭教育

家是每一个人心目中温暖的港湾,人的一生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成长历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什么是家庭教育?

概括地说家庭教育就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中对子女进行的影响活动及其过程。

(二)家庭教育的特点

1、家庭教育的率先性

2、家庭交往的亲密性

3、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针对性

参见

4、家庭教育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5、家庭教育影响的终身性与局限性

(三)家庭教育的作用

课堂讨论:

你对“将门虎子”有何看法?

日本有句谚语:“父母是弓,孩子是箭”。你怎样理解?

我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现将这些作用概括如下:

1、基础作用

2、引导作用

3、促进作用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是促进儿童发展,消除和减少社会问题的一个战略措施。

参见P193

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

(一)平等原则

(二)尊重原则

(三)感情交流原则

(四)自由原则

(五)统一原则

(六)榜样原则

(七)信任原则

谎言是从不信任中来的,如果你从孩子小时就很信任他(她),孩子就没有说谎的必要。

(八)宽容原则

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然会经常犯错误。家长应该宽容地对待,大可不必“小错大骂,大错木棒侍候”。

(九)鼓励原则

(十)方法转变原则

教育方法要随孩子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

总之,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来教育孩子,只要让孩子感到生活很幸福,很愉快,健康,乐观,他(她)富有爱心,充满信心,对前途满怀希望,那么,就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坚持什么样的教育原则,与人的教育思想是有关的,而思想、原则必然会决定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子女。

常见的教养子女的方式:权威型(民主参与型)、放纵型、溺爱型

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同,将会对子女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呢?子女最能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方式呢?在当代中国,学生和家长之间谈论得最多的话题莫过于“成绩好不好”、“听不听话”之类。

有人对不同的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作过调查,结果显示:

教育方式

学业成绩

以鼓励、开导为主,打骂为辅

不闻不问

只以棍棒相加

优秀

100%

0%

0%

一般

79.8%

9.2%

12%

40%

15%

45%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虽然接受第一种家庭教育方式的学生不一定都很优秀,但优秀的学生基本都离不开这样的教育方式。

为什么是“以鼓励、开导为主,打骂为辅”?(1、陈鹤琴关于惩罚的观点;2、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案例】西方一成功的家庭教育

“乔嘉,你今天是什么动物呀?”又到中午放学的时候了,我看乔嘉和妈妈笑嘻嘻地从实验幼儿园的门里走出来,就随口问道。

“老鹰!”说着,乔嘉就张开两只臂膀作翱翔状,在院子里奔跑起来。

乔嘉的妈妈丽莎冲我挤了挤眼睛,也张开双臂随着乔嘉“飞”了起来。她一边“飞”,一边问乔嘉:“咱们是什么鹰啊?”

“美国秃鹰!”

乔嘉越“飞”越起劲,她妈妈却有些跟不上了。丽莎停住了脚步,左腿撑在地上,右腿微微弯曲,脚尖点在左脚背上,双臂紧缩,肩膀耸起。

“接着飞呀!”乔嘉号召妈妈继续努力。

“我在树上栖息着,还可以观察四周的情况,搜寻猎物。”丽莎煞有介事地回答。

我在一旁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这母女俩的举动。尽管这情景已经成为乔嘉每天放学时的一个固定节目,内容却常常花样翻新。我呢,也乐此不疲,每天当观众,已经有一年多了。乔嘉最喜欢的是当小狗,伏在妈妈脚边“汪汪”叫着爬出校门,嘴里还衔着她当天的美术作品。她还扮过猫、兔子

文档评论(0)

balal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