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8
PAGE8
PAGE7
PAGE7
课题
行书鉴赏
课时
4课时(180min)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行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发展过程,包括其起源、演变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
(2)认识行书领域的著名书法家,如王羲之、王献之、苏轼等,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以及对行书发展的贡献。
(3)能够运用美术术语对行书作品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评价。
素质目标:
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欣赏行书的美,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行书的历史与发展,名家名作赏析。
教学难点:行书艺术特征的理解。
教学方法
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
教学用具
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
教学
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考勤
【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
【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
任务导入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课堂导入视频,组织学生扫码观看“行书之美“,简要介绍行书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让学生直观感受行书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1)同学们所了解的行书作品有哪些?
(2)行书和其他字体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学生】阅读、思考、欣赏作品、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行书鉴赏
传授新知
第一节行书概述
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兼顾两者之长。它既有楷书笔画分明、易于辨认的特征,又有草书简易流动、抒情写意的特点,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成为书法家们最为青睐的书体之一,同时也是普通人日常书写常用的字体。
行书的分类
行楷:写得比较端正规整,更接近楷书的行书,它没有过多的简省,大致保持了楷书的风貌,在端庄典雅中又不失活泼灵动。
行草:行草是指写得比较随意潦草,更接近草书的行书,它用笔连绵不断,字形飞动流畅,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行书的发展
行书起源于汉代后期。
……(详见教材)
(一)萌芽
行书的出现与汉代书法家刘德昇有关,但他的行书作品并未流传下来。不过,在同时期的汉代简牍中,行书的影子已有迹可循。
……(详见教材)
(二)成熟
在书法艺术发展迅猛的魏晋时期,行书也迎来了发展的成熟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无疑是这个阶段的核心人物。
……(详见教材)
(三)兴盛
魏晋以后,行书发展迅猛,在各种书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可以说是长期处于发展的兴盛期,这个阶段涌现出了众多精通行书的书法名家,留下了大量行书杰作。
行书在隋唐时期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崇“王”期和创新期。
在宋代,因为“尚意”风气的流行,行书和草书受到重视,发展迅猛。这个时期以行书见长的书法家有苏轼、黄庭坚、米芾等。
元代书坛主张复古出新,这个时期的书法家们在深入研究晋唐书风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独具时代特色的行书风格,其中以赵孟??的成就为最高。
【学而有思】
【教师】提出问题:
对赵孟??行书作品与楷书作品的异同。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明代行书延续元代书风,但也不乏创新的火花,前期以宋克、宋璲等人为代表,中期以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等人为代表,后期以徐渭、董其昌等人为代表。
清代是书法艺术百花齐放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行书的兴盛得益于碑学和帖学的兴起,对碑学和帖学融合的研究更是为行书的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有王铎、刘墉、王文治、邓石如等。
……(详见教材)
第二节行书的艺术特征
(一)圆润流畅
一是笔以露锋为主,增强了笔画的速度感和流畅感;
二是常用圆滑的转笔代替刚硬的折笔,使笔画圆润柔和;
三是用笔灵活,有时会通过改变笔顺来使书写自然流畅。
(二)呼应连带
呼应连带是行书最为显著的特点,即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呼应顾盼、连带融合。
……(详见教材)
(三)以简代繁
行书常以简代繁,以加快行笔速度,使书写便捷。
……(详见教材)
(四)以奇为正
在平正中求变化,险峻中求稳定,以使字形跌宕多姿,灵动活泼,充满生命力和动感。
……(详见教材)
(五)对比协调
行书中的对比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字形的大小、结构的收放、墨色的浓淡、行列的长短、布局的疏密等。
……(详见教材)
【学而有思】
【教师】提出问题:
思考并讨论行书和楷书的艺术特征的不同之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讲解新知
第三节名作鉴赏
一、王羲之《兰亭序》
(一)作品简介
《兰亭序》,又称《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帖》,作于东晋永和九年(353),是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多位文人骚客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时所作的诗序。
《兰亭序》内容深沉隽永、引人深思,书法笔力遒劲、精美绝伦,为后世行书之楷模,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并称“天下三大行书”。
……(详见教材)
【学无止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版式设计》教案 第12课 有“骨”有“肉”——认识网格.docx
- 《版式设计》教案 第13课 井井有条——绘制网格.docx
- 《版式设计》教案 第14课 引人注目——海报版式设计.docx
- 《版式设计》教案 第15课 纸上生花——书籍版式设计.docx
- 《版式设计》教案 第16课 方寸之间——App界面版式设计.docx
- 《包装设计》教案 项目二 知悉包装设计的流程与策略.docx
- 《包装设计》教案 项目六 了解包装的印刷与防伪.docx
- 《包装设计》教案 项目七 包装设计的欣赏与实践.docx
- 《包装设计》教案 项目三 掌握包装材料及容器造型设计.docx
- 《包装设计》教案 项目四 解析包装的视觉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