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耳鼻喉科分泌性中耳炎伴粘连查房手术课件.pptxVIP

2025 耳鼻喉科分泌性中耳炎伴粘连查房手术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耳鼻喉科分泌性中耳炎伴粘连查房手术课件

01前言

前言站在耳鼻喉科的病房走廊里,听着患者李叔又一次轻声问家属:“刚才护士说啥?我咋听不清?”我的心跟着揪了一下——这是分泌性中耳炎伴粘连患者最常见的困扰。作为从业12年的耳鼻喉科护士,我太清楚这类疾病的“难缠”:中耳积液长期滞留引发黏膜粘连,听力渐进性下降,耳闷胀感像块石头压着,反复治疗却总像“隔靴搔痒”。

2025年的今天,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我们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认知已从“单纯积液”深入到“黏膜病理重塑”阶段,而粘连作为其慢性化的典型标志,更是成为手术干预的关键指征。今天的查房,我们聚焦一例病史3年、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粘连性中耳炎患者,从病例到护理全程拆解,既是对临床实践的复盘,也是为团队积累更精准的照护经验——毕竟,每个患者的耳朵里,装着他们与世界对话的通道,我们的每一步,都关乎这份“连接”的修复。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先说说今天的主角:王女士,45岁,小学教师。她摸着自己的左耳跟我说:“3年前感冒后耳朵开始闷,像塞了棉花,当时以为是上火,吃了点药没当回事。后来越来越严重,上课听不清学生回答,总让人家重复,家长都觉得我‘态度不好’。”

现病史:近3年间断耳闷、听力下降,伴间断耳痛(闷胀样),无耳流脓。曾行2次鼓膜穿刺抽液(首次抽出约0.5ml淡黄色积液,第二次仅少许黏液),口服抗生素、鼻用激素治疗,症状缓解但2-3月后反复。近半年耳闷持续加重,伴“自听增强”(听自己说话像在瓮里),影响教学工作。

查体:耳镜下左鼓膜内陷明显,呈“琥珀色”,松弛部可见钙化斑,光锥消失;鼓气耳镜检查示鼓膜活动度几乎消失(粘连固定)。纯音测听:左耳气导平均听阈45dB(正常≤25dB),骨导正常,提示传导性聋;声导抗示左耳鼓室图为B型(平坦型,提示中耳负压或粘连);颞骨CT:左侧中耳乳突密度增高,鼓室腔缩小,黏膜增厚,未见骨质破坏。

病例介绍诊断:左侧分泌性中耳炎(慢性期)伴粘连;传导性聋(左)。

手术方案:全麻下行左耳鼓膜切开+粘连松解+鼓室置管术(选用可吸收通气管),术中需分离鼓室粘连组织,清除增生黏膜,恢复中耳通气引流。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了解病例后,我们需要从“人”的整体维度评估护理需求。王女士坐在护士站时,手指不停绞着衣角,说:“手术能好吗?万一还是听不清,我可能得辞职了。”这句话里藏着生理、心理、社会多层面的问题。

生理评估症状:持续耳闷(VAS评分7分,0为无,10为最重)、左耳听力下降(影响日常交流)、间断耳痛(与体位变化无关,多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压力波动)。体征:鼓膜内陷、活动度消失,无外耳道红肿或分泌物;生命体征平稳(BP120/75mmHg,HR78次/分),无鼻-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诱因(术前已排除)。辅助检查:凝血功能、血常规正常(无手术禁忌);咽鼓管功能测试(声导抗法)示咽鼓管开放压升高(正常≤200daPa,本例350daPa),提示咽鼓管功能障碍持续存在。

心理评估长期疾病困扰使王女士出现明显焦虑(SAS量表评分52分,轻度焦虑),核心担忧是“手术效果”和“职业影响”。她反复询问:“管子能放多久?会不会再堵?”对未知的恐惧大于对疼痛的担心。

社会支持丈夫陪同就诊,表达“全力配合治疗”,但对疾病认知仅停留在“耳朵有炎症”层面;女儿在读高中,家庭支持系统较稳定,但王女士因“不想耽误孩子学习”选择隐瞒病情严重性,存在“自我牺牲”式心理负担。

04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焦虑与疾病反复、担心手术效果及职业影响有关(心理层面首要问题);4知识缺乏:缺乏疾病及围手术期护理知识与信息获取不足有关(影响依从性的关键)。5基于评估,我们梳理出4个核心护理诊断:1感知觉紊乱:听力下降与中耳粘连、传导性聋有关(主要护理问题,直接影响生活质量);2舒适的改变:耳闷胀感与中耳积液、粘连导致的压力失衡有关(患者主诉最频繁的症状);3

05护理目标与措施

护理目标与措施针对诊断,我们制定了“短期缓解症状、中期促进康复、长期预防复发”的分层目标,并落实到具体护理行动中。

目标1:术后24小时内患者耳闷胀感减轻(VAS评分≤4分),1周内听力较术前改善。

措施:

术后6小时取半卧位(床头抬高30),利用重力促进中耳积液引流,避免患耳受压(如侧睡时垫软枕);

观察耳内镜敷料渗液情况(正常为淡血性渗液,若出现脓性渗液或活动性出血,立即报告医生);

护理目标与措施指导正确捏鼻鼓气(Valsalva动作):深吸气后闭口鼻,轻轻鼓气至耳部有胀感(每日3次,每次5-10下),促进咽鼓管开放;

配合医生行术后3天、7天听力复查(纯音测听+声导抗),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