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前言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2025儿童多动症行为多动护理课件
01前言
前言作为儿科病房工作了12年的责任护士,我常说:“带多动症孩子的家长,往往比孩子更‘坐不住’。”他们总在诊室里反复问:“大夫,我们家孩子是不是故意捣乱?是不是欠管教?”而那些被贴上“调皮鬼”标签的孩子,躲在家长身后咬着指甲,眼睛里藏着说不出的委屈——这就是儿童多动症(ADHD)最真实的日常。
2023年《中国儿童多动症防治指南》数据显示,我国儿童多动症患病率约为6.26%,意味着每16个孩子里就有1个受此困扰。这些孩子并非“不听话”,而是大脑神经递质失衡、前额叶发育滞后导致的行为失控:他们可能在课堂上突然站起来乱跑,写作业时橡皮能玩半小时,和小朋友游戏时总因推搡被投诉……这些行为不仅影响学习和社交,更可能让孩子陷入“越被批评越失控,越失控越被批评”的恶性循环。
前言护理,是这场“失控”与“秩序”博弈中最温柔的杠杆。它不是简单的“管纪律”,而是通过环境调整、行为引导、家庭支持,帮孩子找到“动”与“静”的平衡点。今天,我想用去年接触的一个典型案例,和大家聊聊多动症儿童行为多动的护理实践。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记得去年9月,7岁的小宇被妈妈拽着走进病房时,我正整理着新入院患儿的资料。他的运动鞋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手里的变形金刚“咔嗒”掉在地上,他弯腰去捡,却被旁边的轮椅绊了个踉跄——整个过程不到30秒,他已经完成了“奔跑-摔倒-爬起-踢到椅子”的连贯动作。
“护士,您快看看吧!”小宇妈妈眼眶发红,“开学才两周,班主任已经叫了三次家长。上课要么钻到桌子底下,要么突然大喊‘老师我要上厕所’(其实刚去过);写作业能从晚7点拖到11点,铅笔咬得像锯齿;昨天和同学抢篮球,把人家推倒撞在台阶上……”
小宇爸爸在一旁补充:“我们试过打、骂、罚站,他当时说‘我改’,转头又犯。爷爷奶奶说‘男孩调皮正常’,可老师说再这样要建议休学。”
病例介绍经儿科门诊评估,小宇符合DSM-5多动症诊断标准(混合型):注意力持续时间<15分钟(同龄正常儿童约25-30分钟),每日无目的活动时间>4小时,冲动行为评分(Conners量表)28分(临界值15分)。头颅MRI显示前额叶皮层厚度较同龄儿薄约12%,提示神经发育滞后。
这个案例里,小宇的“多动”不是“调皮”,而是大脑发育未成熟的外在表现——这正是我们护理干预的起点。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面对小宇这样的患儿,护理评估不能只看“动没动”,要像剥洋葱一样层层深入,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维度还原行为背后的逻辑。
生理评估:“动”的生物学基础我们给小宇做了连续3天的行为观察记录:
活动量:清醒时间(7:00-21:00)中,无目的跑动、攀爬、摆弄物品的时间占比68%(正常儿童约30%);
注意力:完成20道数学题时,平均每2分钟分心(玩橡皮、看窗外、摸桌角),总耗时90分钟(正常约25分钟);
睡眠:入睡需40分钟(正常<20分钟),夜间觉醒3次(正常0-1次),晨起常说“没睡够”;
感觉统合:平衡木行走时身体摇晃明显,跳绳连续跳不过3个(同龄正常约10个),提示前庭觉和本体觉失调。
这些数据说明,小宇的“多动”不仅是“停不下来”,更是神经系统对感觉输入处理异常的结果——他需要更多的动作刺激来“激活”大脑。
心理评估:“动”背后的情绪密码和小宇单独沟通时,我蹲下来问他:“上课想坐好吗?”他抠着衣角小声说:“想……可我脑袋里像有只小老鼠,总让我动。”说到被同学孤立,他突然提高声音:“我不是故意推人!我就是太想拿到球了!”
通过儿童焦虑量表(SCARED)评估,小宇焦虑总分18分(临界值15分),主要表现为“怕被批评”“怕做不好”;自尊量表(SES)得分22分(正常25-40分),他说:“妈妈说我是‘小麻烦’,老师说我‘不如别人’。”
原来,“多动”带给他的不仅是外界的指责,更是自我认同的崩塌——他在用“动”掩盖挫败,也在用“动”对抗无力。
社会评估:“动”的环境触发因素和小宇父母、班主任的深度访谈,让我们找到了“动”的“开关”:01家庭环境:妈妈是小学老师,对小宇要求严格(“写作业必须坐直,错一题加10道”);爸爸工作忙,回家后常因小宇“捣乱”吼骂;02学校环境:教室后排有个空座位,小宇总被安排在那里(“怕他影响别人”);体育课自由活动时,同学不愿和他组队(“他总抢球”);03规则系统:家里和学校的规则不统一(比如“吃饭时能不能说话”“写作业能不能中途休息”),小宇常因“不知道该听谁的”而焦虑。04评估结论:小宇的“多动”是神经发育滞后、情绪调节困难、环境适应不良共同作用的结果。护理干预必须从“矫正行为”转向“支持发展”。05
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第二课时 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 统编版.pptx VIP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第二课时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1).pptx VIP
-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乘法》(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同上一堂党课初中篇 中流砥柱观后感五.doc VIP
- 最新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人美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doc VIP
- 《互联网》精品课件.pptx VIP
- 浙江维思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0000 吨锂电池新型材料项目环评报告.docx VIP
- BIM基础培训教材课件.pptx VIP
- 管理学:激励PPT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