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为什么要认识勺子叉子?——从生活需求到成长意义演讲人
目录为什么要认识勺子叉子?——从生活需求到成长意义01如何爱护它们?——从清洁到收纳的健康习惯04怎样正确使用?——从动作分解到习惯养成03结语:小餐具里的大成长06它们长什么样子?——从观察到分类的科学认知02藏在餐具里的小知识——从生活到文化的延伸05
2025幼儿园健康课认识勺子叉子课件
作为一名从事幼儿教育工作12年的健康课教师,我始终相信:生活即教育,最日常的物品往往蕴含着最生动的学习契机。今天要和孩子们共同探索的“勺子和叉子”,看似普通,却是他们从“被喂饭”到“自主进餐”的重要桥梁,更是培养生活能力、健康习惯乃至文化认知的好载体。接下来,我将从“为什么要认识勺子叉子”“它们长什么样子”“怎样正确使用”“如何爱护它们”“藏在餐具里的小知识”五个维度,带孩子们走进这场充满烟火气的学习之旅。
01为什么要认识勺子叉子?——从生活需求到成长意义
为什么要认识勺子叉子?——从生活需求到成长意义记得去年9月新生入园时,小班的浩浩攥着勺子急得直哭:“妈妈喂!我不会!”而同样是小班的乐乐,已经能稳稳用勺子舀起鸡蛋羹送进嘴里。这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认识并学会使用勺子叉子,绝不是简单的“吃饭工具”认知,而是幼儿独立性发展的关键一步。
1生活自理的基础能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4-5岁幼儿应“能用勺子或筷子正确进餐”。勺子和叉子作为最常用的进食工具,其使用能力直接关系到幼儿能否实现“自己吃饭”这一基础生活目标。当孩子能自主用勺子舀起食物、用叉子固定软质食材时,不仅能减少等待喂饭的时间,更能通过“我会自己吃”的成就感,建立对自我能力的信心。
2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契机观察过孩子们使用勺子的过程吗?握勺时拇指、食指、中指的协调用力,舀起食物时手腕的灵活转动,送入口中时手臂的稳定控制——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实则需要小肌肉群的精准配合。就像我班的朵朵,刚入园时握勺总是“满把抓”,经过一个月练习,现在已经能像大人一样用三指捏握,这正是手部精细动作从“粗放”到“精准”发展的直观体现。
3饮食健康的隐形守护者用手抓饭容易沾染细菌,而勺子叉子的使用能有效减少“病从口入”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当孩子学会用叉子固定食物、用勺子控制汤量时,能避免食物洒漏烫伤,降低进餐时的安全隐患。上周我带孩子们观察“用手抓饭”和“用勺子吃饭”的对比实验,孩子们看到显微镜下手指上的细菌时惊呼:“原来勺子能帮我们挡住小怪兽!”这种具象化的认知,比单纯说教更有说服力。
02它们长什么样子?——从观察到分类的科学认知
它们长什么样子?——从观察到分类的科学认知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认识勺子和叉子,我特意准备了“餐具百宝袋”:木质的儿童勺、不锈钢的深口汤勺、塑料的卡通叉、金属的餐叉……当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这个勺子像小船”“那个叉子有四个小尖”时,我们的观察课就开始了。
1基础结构:从“头”到“尾”的拆解勺子的结构:最上方是“手柄”(方便抓握的部分),中间是“颈部”(连接手柄和勺头的细窄处),最前端是“勺头”(盛放食物的凹陷部分)。不同勺子的勺头形状差异很大:吃饭的平勺勺头较浅、边缘圆滑,喝汤的汤勺勺头更深、弧度更大,挖水果的果勺甚至会有锯齿边缘。
叉子的结构:同样有“手柄”和“颈部”,但前端是“叉齿”(2-4根细长的尖齿)。儿童叉的叉齿通常更短更钝,避免戳伤;餐叉的叉齿细长,能更稳固地叉住肉类;还有一种“沙拉叉”,叉齿较宽,适合翻动蔬菜。
2材质分类:不同材质的特点与选择我请孩子们摸一摸、掂一掂百宝袋里的餐具,再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为什么我们用的是塑料勺,厨房奶奶用的是不锈钢勺?”孩子们的答案让我惊喜——“塑料的轻,摔不坏”“不锈钢的硬,能盛热汤”“木头的不冰手”。借此机会,我总结了常见材质的特点:
塑料/硅胶:轻便、耐摔、温度感知温和,最适合幼儿使用(但需选择食品级材质,避免高温变形);
不锈钢:耐用、易清洁,适合盛放热食(但幼儿使用时需注意手柄是否防滑,避免烫手);
木质:天然材质、触感温润,但易吸水发霉,需定期更换;
陶瓷:美观但易碎,不建议幼儿日常使用。
3功能区分:不同场景下的“分工”通过情景模拟游戏“帮餐具找朋友”,孩子们很快发现:吃米饭时用平勺更方便,喝绿豆汤时汤勺能装更多;吃软面条用勺子轻轻兜起,吃炒鸡蛋用叉子固定更稳当。我进一步引导:“就像我们有不同的衣服,勺子叉子也有不同的‘工作装’——这就是它们的‘超能力’!”
03怎样正确使用?——从动作分解到习惯养成
怎样正确使用?——从动作分解到习惯养成“老师,我用勺子总是洒!”“我的叉子叉不住鸡蛋!”这些孩子们常遇到的问题,正是教学的切入点。我将使用方法拆解为“握法-取食-送口”三个步骤,配合儿歌和分步练习,让抽象的动作变得可操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风防排是烟工程合同.doc VIP
- 不同层级护士核心能力的培养.pptx VIP
-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邹逢兴部分习题答案.doc VIP
- 幼儿园课件::认识少数民族.pptx VIP
- DELIXI德力西CJX2s说明书.pdf
- YV100XG机器FAMF校正培训教材.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硫酸钙晶须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docx
- (高清版)DB62∕T 3237-2023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标准.docx VIP
- (四检)厦门市2025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 生物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220KV输电线路施工组织措施及施工方案1.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