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卷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VIP

第五单元测试卷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上语文第五单元学业质量评价(湖北等地适用)

(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

班级:姓名: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与自然万物相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2分)右图是小雨展示的“森”字的甲骨文,它由三个“木”组成(填文字构成),表示树木众多。

2.(2分)下面是小雯整理的关于“森”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处分别补充一个含“森”字的词语。

“森”的本义

“森”的引申义

含“森”字的词语

树木众多

众多,繁盛

森罗万象

幽深可怕的样子

(1)阴森

严整的样子

(2)森严

3.(2分)与自然和谐相处,选择环保低碳生活。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将“美”和“春”填入对联,对环保进行宣传。

上联:绿化祖国山清水秀千秋美

下联:平衡生态人杰地灵万物春

4.(8分)与自然相互欣赏,关注古诗文中的花鸟走兽。小雯撰写了下面语段,请你将其中空缺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李白写“①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花亦怀人;岑参写“②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花亦思乡;杜甫写“正是江南好风景,③落花时节又逢君”,花亦慨叹。马儿意气高昂,体现在谭嗣同挥笔,“终古高云簇此城,④秋风吹散马蹄声”;马儿哀鸣断肠,体现在马致远落泪,“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⑤古道西风瘦马”;马儿壮志未酬,体现在陆游执着,“夜阑卧听风吹雨,⑥铁马冰河入梦来”。曹操写“树木丛生,⑦百草丰茂”,草木有情;刘禹锡写“⑧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鸟兽有意。自然万物与人类总有共鸣。

5.(3分)与自然友好互动,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小雯找来右边的图片,请你解读。(要求:描述画面,揭示寓意)

(示例)画面:图片有文字“保护野生动物”和“别让地球上的最后一种动物是人类”,中间是由不同动物组成的地球形状,下方是一双手保护着地球。

寓意:呼吁人类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地球,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6.(3分)小雨梳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从每类中选择一处修改。

(1)容易读错的字A.蜷(juǎn)伏B.畏罪潜(qiǎn)逃

A.蜷(quán);B.潜(qián)。

(2)容易写错的词A.风逐残年B.迁徒

A.逐(烛);B.徒(徙)。

(3)容易说错的话A.我有些高论正想和你分享。B.暑假,图书馆人满为患。

A.将“高论”改为“拙见”;B.“人满为患”是贬义词,应该改为“座无虚席”。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

原文

批注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①素娥②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③。

【注释】①青女:主霜雪的女神。②素娥:嫦娥。③斗婵娟:比赛谁的姿态美好。

这是一首即景寄情、因情寓意的自喻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沮丧与自恃高洁的倔强。

7.(2分)《霜月》中“月中霜里斗婵娟”一句反映了诗人追求美好、向往光明的愿望。

8.(2分)李商隐在这首诗和《夜雨寄北》一诗中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阐述。

《夜雨寄北》中李商隐身处巴蜀,“夜雨涨秋池”是实写眼前之景,想象未来回家团聚的场景是虚写。《霜月》中霜月交辉的秋日之景是眼前实景,而想象月宫里青女和素娥两位仙女不怕寒冷“斗婵娟”的景象是虚写。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A)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B)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无计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C)止。屠归。昧爽②,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③近视之,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选自《狼三则》(其一)]

【注释】①欻(xū):忽然。②昧爽:拂晓,黎明。③逡(qūn)巡:因有所顾虑而徘徊或后退。

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ous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