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案例教学课件.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神分裂症利培酮案例教学课件演讲人

目录01.前言07.健康教育03.护理评估05.护理目标与措施02.病例介绍04.护理诊断06.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08.总结

01前言

前言作为在精神科临床工作十余年的护理人员,我深知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科最复杂、对患者社会功能影响最深远的重性精神障碍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2100万人受其困扰,我国患病率约为0.6%,且呈年轻化趋势。这类患者常因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或因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陷入“心理瘫痪”,不仅自身痛苦,更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在治疗手段中,抗精神病药物是核心。利培酮作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SGAs)的代表,自1993年上市以来,因其对阳性症状(如幻听、妄想)和阴性症状(如情感迟钝、社交退缩)的双向疗效,以及相对较低的锥体外系反应(EPS)风险,成为临床一线用药。但药物治疗并非“一用了之”——剂量滴定需要精准,副作用监测需要细致,患者依从性管理需要智慧,这些都离不开护理人员的全程参与。

前言今天,我将以一个真实的利培酮治疗案例为线索,从护理视角拆解“评估-诊断-干预-教育”的全流程,希望能为同仁们提供可复制的临床思路。这个案例里有患者的挣扎,有家属的迷茫,更有我们护理团队的思考与实践,或许能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精神科护理不仅是“看住患者”,更是用专业与温度重构患者的“精神家园”。

02病例介绍

病例介绍记得去年3月的一个清晨,我在门诊导诊时,遇到了被家属“连哄带劝”带来的小周——24岁的小伙子,原本是某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大三学生,如今眼神涣散,袖口沾着饭粒,嘴里嘟囔着“他们在我脑子里装了监控”。

主诉与现病史家属代诉: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自述“听见同学在背后骂我是间谍”;1个月前症状加重,认为“室友在水里下毒”“导师联合校领导调查我”,拒绝上课、进食,曾用椅子砸坏宿舍门窗,称“要阻止他们发送我的脑电波”。

既往史与家族史

否认躯体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母亲有“抑郁症”病史(未规律治疗)。

入院评估与治疗经过

入院时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存在言语性幻听(“他们说我是卖国贼”)、被害妄想(坚信食物被投毒)、关系妄想(认为路人咳嗽是在传递暗号);情感反应与内心体验不协调(谈及“被监控”时冷笑,问及学业时无所谓);自知力完全缺失,否认有病。

主诉与现病史结合ICD-10诊断标准,确诊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治疗团队制定了“利培酮起始治疗+心理干预”方案:初始剂量1mg/日(晚服),每3天递增1mg,2周内滴定至治疗量4mg/日(分两次服用)。

治疗第7天,患者自述“幻听声音变小了”,但出现轻度静坐不能(反复搓手、踱步);第14天,幻听基本消失,被害妄想动摇(“可能他们没下毒,但我不确定”),但诉“乳房发胀”;第21天,剂量稳定在4mg/日,妄想内容消失,开始主动与护士打招呼,家属反馈“能自己吃饭、刷牙了”;第28天,自知力部分恢复(“可能我之前太敏感了”),办理出院,转入社区康复。

这个案例之所以典型,是因为它完整呈现了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起效轨迹”,也暴露了药物副作用管理的关键节点——这些都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

03护理评估

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是制定干预方案的“地图”。面对小周这样的患者,我们需要从“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立体扫描,既要关注药物对躯体的影响,也要捕捉精神症状的动态变化,更要评估家庭支持系统的“承载力”。

生理评估生命体征与基础指标:入院时血压120/75mmHg,心率82次/分,体重65kg(身高178cm,BMI20.5);治疗2周后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4.8mmol/L)、血脂(总胆固醇5.1mmol/L)均正常,但泌乳素升高至68μg/L(正常男性<20μg/L)。

药物副作用监测:重点观察锥体外系反应(EPS)——治疗第7天出现的静坐不能(主观焦虑、客观踱步),属于轻度EPS;无震颤、肌强直等帕金森样反应;无急性肌张力障碍(如斜颈、动眼危象)。

心理评估精神症状动态:采用PANSS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估,入院时总分92分(阳性症状32分,阴性症状28分,一般精神病理32分);治疗2周后总分降至65分(阳性20分,阴性22分,一般精神病理23分),提示阳性症状改善更显著。

自知力与治疗依从性:入院时自知力评分(ITAQ)0分(完全否认有病);治疗3周后升至3分(承认需要治疗,但对症状认识模糊)。

社会功能评估家庭支持系统:父母均为工人,母亲因自身抑郁情绪常回避与患者沟通,父亲虽关心但缺乏疾病知识(曾私下给患者服用“安神中药”,被发现后及时制止);弟弟在读高中,对哥哥病情感到恐惧。社会角色受损:患者病前成绩中等,有3个固定好友;病后与所有朋友断联,学分累计挂科6门,面临退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