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云南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文化.pdf
2011-03 文 艺 生 活 LITERATURE LIFE 民 族 文 艺
浅论云南普米族的宗教信仰文化
曾怡园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四川 成都 611731)
摘 要:普米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宗教信仰最为多元的一个民族,普米族主要信仰 自然神、社会神、藏传佛教
以及道教。多元的宗教信仰构成普米族独特民族文化的重要 内容。
关键词:普米族;宗教;信仰
中文分类号:K8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9—0143—0.2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之一,各少数民族的社 二、普米族宗教信仰中的 “山岳生教”
会政治形态在历史上十分复杂,加之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 ,以 普米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 “山岳生教”,这是一种多神的
及丰富的宗教文化样态等诸多因素 ,使得各少数民族宗教在 宗教,始于原始社会后期,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 “山岳生教”
云南的传播和发展获得了便利条件。其中,云南普米族的宗教 大致划可以分为对 自然神的崇拜和对社会神的崇拜。
信仰,既有祖先崇拜,藏传佛教信仰 ,又残存着对 自然的崇拜 , 普米族人有 自然崇拜的传统文化,对山川 日月等 自然现
以及对道教的尊崇,其宗教信仰形态极具特色,具有一定探讨 象都有崇拜 ,这都属于对 自然神的崇拜。自然神(NaturalGod)
价值。 源于原始社会后期,将不可驾驭的自然体 、自然力演化为神,
一 、 普米族的基本情况 在拜物教初期 ,直接将 自然体,如火、雷、水等直接加以人格
普米族主要生活在云南怒江傈僳族 自治州的兰坪 白族普 化 ,认为它们本身是具有意志和具有生命 ,其后甚至对动物植
米族 自治县。据第五次全国人 口普查的统计显示 :普米族有人 物也加以神化,随着人们抽象能力增强,神灵独立于该 自然物
口约 33600人,主要居住于云南西北高原的兰坪老君山,以及 体的观念则逐渐萌生。
宁蒗的牦牛山麓。另外 ,在丽江 、永胜、维西、中甸以及四川的 普米族人凡遇节庆、婚嫁、生育,都要请巫师杀牲祭献神
盐源、木里等地,也有少数普米族人民安居乐业。普米族与汉 灵 ,祈祷消灾免难。主要活动有 “祭家神”、“祭灶神”、“祭山
族、白族 、纳西族、藏族等民族交错杂居。主要从事农业,兼营 神”、“祭神潭”、“祭梭塔”、“祭房头”及 “开财门”等。祭天仪式
畜牧业。 是普米族人最隆重 、最复杂、所耗牺牲最多的宗教祭祀活动 ,
普米族在历史上曾有多种称谓,如 “普英米”、“普 日米”、 祭祀仪式每三年举行一次,祭礼对象为H、月 、星、辰 、风、雨、
“培米”、 “乒米”、“舂米”。古代汉文史籍称之为 “西番”或 “巴 雷、电、雹神。这充分体现出普米族人的自然崇拜。
苴”。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普米族人民的一致意愿,正式定名为 除了祭天,在四、五月封山和八、九月开山时,全村还会集
普米族。关于普米族的族源,学术界研讨不少。马曜先生主编 体祭 “山神”。每个普米族村寨都会分别认定一座山作为 自己
的 《云南古代各族史略》认为普米族是原来住在今四川西昌地 村寨的山神。祭山神的时候,要请当地的巫师诵经祈祷,以牛、
区的西番人。严汝娴、王树五 普《米族源流初探》认为,普米族 羊作牺牲供祭。全村的老老少少都会身着盛装,来到认定的神
源于古代氐羌族群,他们原居住于中国西北青藏高原,后逐渐 山脚下的神树前来祭拜。祭祀活动结束后,还要升起篝火,唱
南迁。而根据流传于普米族人民中的传说,普米族是发源于三 歌舞蹈,通宵庆祝。
江之源,迁徙于三江地区,繁荣于三江之门。最早居住在青海、 公祭龙潭活动则多在农历三月初五或是七月十五进行。
甘肃和四川交汇地带的三江之源地带的西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