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泉教授文学教育与学术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清泉教授文学教育与学术研究

黄清泉教授文学教育与学术研究   公元2010年10月16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秋高气爽,秋阳温煦,桂子山桂香浓郁。部分历届学生和9位研究生从海内外四面八方赶回母校,在桂苑宾馆,布置了一个温馨的环境,为黄清泉教授庆祝八十大寿。黄老师拄杖而行,笑容迷人,在学生的簇拥下,度过了这个美好的生日。   一   先生姓黄,名清泉,字青白,1931年10月16日生,广东兴宁市人。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是华中大学与中原大学、中原大学教育学院合并改制后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后因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教,师从著名学者钱基博、方步瀛教授,任教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从事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曾任教研室主任,在华中师大从教三十余年,主编过多种《中国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   黄老师是一位优秀的文学教授。笔者有幸成为黄清泉老师的学生,缘于1977年中国废除十年而终于恢复的那次高考。我在离开高中五年后,因为那次匆忙参加的考试而成为华中师大中文系的学生。那时中文系的课程体系还保持着传统,绵延数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学理所当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占课时最多的课程,从大二一直开到毕业,先秦汉魏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各讲一个学年,不像现在的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已经被很多莫名其妙的新开发课程吃了大户。我和我的77级同学们就因此尽情地享受了一个学年的黄清泉老师的讲台风采。逆推起来,黄老师当时将及五旬,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在77级的记忆里,黄老师是最得爱戴和最受追捧的几位老师之一。他是中文系的才子,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诗词楹联修养很深,书法潇洒俊美,板书豪爽大气,而在课堂上给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他的激情与文采。他操着一口客家味浓重的普通话,讲关汉卿、《西厢记》、《牡丹亭》和“南洪北孔”,讲前后七子、公安竟陵,讲《三国》、《水浒》、《西游》、《儒林》和《聊斋》、《红楼》,激动处神采飞扬,同学们听得如醉如痴。黄老师不但在对文学的解读中融入了热烈诚挚的感情,而且有很深沉的思考,我们在他激昂睿智深沉的话语里,分明感受着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也才读懂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深层蕴含。黄老师的客家普通话具有一种特殊的语言魅力,下课后,常有同学拿腔捏调地大段模仿黄老师用客家普通话讲的精彩片段,惟妙惟肖,成为77级课外的高级乐趣,后来80级的一个同学更把这个模仿变成了保留节目。课后的另外一个常见镜头是,3号教学楼或5号学生宿舍前的老樟树下,同学们把黄老师围在核心,请教问题,讨论学术,黄老师两道浓眉,一脸笑容,耐心地解答同学们每一个疑难。那兼融着教师的责任感、学生的好学精神以及浓浓师生情意的美好画面,成为受教历届学生的珍贵记忆。   后来我也毕业留校,任教元明清文学,黄老师成了我的指导教师。那个时候高校重视教学,老先生们把站稳讲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其实道理很简单,教学是教师的本分,对课堂和学生负责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不像现在,高校把教学放在了末位。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我非常认真地读书备课,写讲稿,写好的讲稿都要送给黄老师看,黄老师仔细地审读我的讲稿,认为写得不错的地方用红笔圈点,不妥的文字则注上批评文字,指导我修改,我的讲稿,字里行间都浸透了黄老师的心血。   黄老师很早就得了个“黄老头”的绰号,可能是他年轻的时候就面相有些出老,背也微偻,但更重要的原由应该是他特别的“老好”。黄老师为人友善真诚,助人为乐,对人特别热情,两弯笑眉撑着他的笑脸,呵呵的笑声富于感染力,晚年装了假牙,腰背也真的佝偻下来,他的笑容就更加令人亲近。三十年来,黄老师家是我经常的去处,虽然已经像自己的一个家一样了,但每次登门,黄老师总是笑脸相迎,十分高兴,我们谈学问、生活、家庭,也议论社会,抨击时弊,志同道合,其乐融融,非常投契。人生有这样的一位老人做老师,该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事情。   前两年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论文学课堂的魅力》,认为文学课堂的魅力来源于思想、激情、文采、个性四个基本元素及其相互融渗,我说那是我所追求的文学课堂的审美境界,其实,我正是在总结黄老师教学风格的基础上,形成了这些理性的认识,我不过是在传承黄老师的衣钵,并试图努力发扬光大之。黄清泉教授无疑是古典文学讲坛上一位风格独具的优秀教师,雨露杏林,培养了很多人才,例如著名学者首都师大文学院院长左东岭教授就是黄老师带研究生的开门弟子。只可惜因时代原因开门嫌晚,退休太早,没能培育更多后生。   二   八十年代初,学术界百废待兴,重振旗鼓,湖北省的古代文学领域尤其是元明清研究方面非常活跃,黄老师与湖北大学张国光、李悔吾、王陆才先生,武汉大学吴志达、唐富龄先生,湖北省社科院张啸虎先生等知名学者联手,共同创造了湖北省学术界元明清文学研究的兴盛局面,并在全国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也是因为这个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