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鼻咽癌患者的药学监护.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OGO 一例鼻咽癌患者的药学监护 主要内容 疾病简介 1 病例分析 2 小结 3 疾病简介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检查 3 临床表现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种族易感性 鼻咽癌主要发生于黄种人,以亚洲南太平洋地区国家为多。生活在低发地区的海外华侨及其后裔仍保持高发倾向。 遗传因素 家族聚集性 鼻咽癌患者中有家族史者较为常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毒感染  近年来多认为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但EB病毒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人群,而鼻咽癌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性,说明EB病毒感染并非是鼻咽癌致病的惟一因素。 环境因素  可能与多种化学致癌物质有关,如亚硝胺类及微量元素镍等。此外,维生素缺乏、性激素失调等均可以改变黏膜对致癌物的敏感性。 临床表现 远处转移 鼻部 耳部 脑神经 颈淋巴结转移 鼻咽癌 临床表现 鼻部症状 早期:1)血涕 2)鼻分泌物带有血丝或血块 晚期:癌肿溃烂时,可有脓样涕或引起不易制止的大量出血,甚至有生命危险 耳部症状 卡他性中耳炎,引起耳鸣、耳闭塞及听力下降,或伴有鼓室积液。 脑神经症状 第Ⅴ脑神经受损后,患者觉有一侧剧烈头痛、面部麻木、下颌向病侧偏斜、咀嚼困难、角膜和下颌反射消失。 侵及第Ⅵ脑神经者,患侧眼外直肌发生瘫痪,眼球呈内斜视 位,则有复视症状。 其他脑神经如亦被侵犯,则可有视力丧失,眼球固定、各种运动障碍等表现。 肿瘤可直接侵犯咽旁间隙或由转移的淋巴结压迫,造成Ⅸ、Ⅹ、Ⅻ脑神经受损,出现软腭瘫痪、反呛、声音嘶哑、伸舌偏斜等症状 临床表现 颈淋巴结转移 常为患者最早发现的体征。 远处转移  鼻咽癌血行转移多见,死亡者中半数或以上有远处转移。以骨骼转移尤其扁骨转移最多见;其次是肝和肺转移。常有同时多处转移。 检查 1.后鼻镜检查 2.纤维鼻咽镜检查 3.EB病毒血清学检查 4.脱落细胞检查 5.活组织检查 6.颈淋巴结触诊及活检 7.影像学检查 病例分析 患者孙某,女,61岁,已婚,于2014年02月24日,因“反复鼻衄7月余,发现鼻咽部肿物1周”入院。 患者于2013年7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鼻衄,有时从口中咯出,量少,色鲜红时有发黑,每3-4天1次,伴左耳疼痛,于辽河中心医院行内科保守治疗,上诉症状未见明显缓解。2013年2月17日经该院医生建议于我院行PET/CT检查示:左侧鼻咽癌伴多发淋巴结转移,肺转移,肝转移,现为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入我科。 初步诊断:1. 鼻咽癌 Ⅳ期 1.1肺转移 1.2肝转移 1.3多发淋巴结转移 初始用药分析 提高免疫力 核糖核酸粉针 营养心肌 左卡尼汀粉针 保肝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抑酸、止吐 法莫替丁、雷莫斯琼 化疗方案 多西他赛 顺铂 D1 营养心肌 左卡尼汀是哺乳动物能量代谢中所需体内天然物质,由赖氨酸在肝脏合成,对细胞中能量的产生和转运起重要作用,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代谢。本药是肌肉细胞尤其是心肌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脑、肾等许多组织器官亦主要靠脂肪酸氧化供能。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继发性左卡尼汀缺乏症,改善心律失常等。 不良反应:主要为一过性的恶心和呕吐 保肝药物 甘草酸制剂 目前应用最多的保肝药物。它是从中药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有18α、18β, 2种异构体。 第一代为 复方甘草甜素(现已不用); 第二代为复方甘草酸苷, 为β体甘草酸单铵盐类,以强力宁、强力新、复方甘草酸苷片 (美能)为代表产品; 第三 代为以α体为主的 、β体混合制剂,以甘草酸二铵(甘利欣)为代表。 第四代为纯α体制剂,以异甘草酸镁(甘镁)为代表制剂。 α体的抗炎、激素样作用强于β体。 止吐药 第一代止吐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大麻素,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吩噻嗪类,甲氧氯普胺 第二代止吐药:5-HT3受体拮抗剂-恩丹司琼,托烷司琼,格拉司琼。消除半衰期最长的帕洛诺司琼为40h ,最短的昂丹司琼为 3h。 第三代止吐药: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吡坦 品名 半衰期(小时) 剂量与安全性 昂丹司琼 3 4mg×2次/天 格拉司琼 3.1-5.9 3mg×2次/天 托烷司琼 6-7 5mg×1次/天 阿扎司琼 7.3 10mg×2次/天 雷莫司琼 9 0.3mg-0.6mg×1次/天 和其它止吐药相比 结论: 雷莫司琼半衰期长, 剂量小,安全性高 止吐药 止吐药 二、NK-1 受体拮抗剂 阿瑞吡坦与 5-HT3 受体拮抗剂、 地塞米松合用被列为高致吐化疗和延迟性呕吐的标准药物治疗方案 ,但对恶心的控制仍未理想。 三、化疗致中枢性呕吐止吐方案 5-HT3受体拮抗剂

文档评论(0)

chengzhi52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