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景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观景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观景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观景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以大理洱海东环海路为例——以大理洱海东环海路为例((中中))
————以大理洱海东环海路为例以大理洱海东环海路为例 ((中中))
2019年 04月 30 日
3.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必然引起其利用程度的转变,基于公式(5)、(6),本研究对环海
东路沿线的土地利用程度进行测度。
①由表 5 发现,随时间演进,环海东路沿线土地利用程度持续上升,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
的影响持续增强;相较于1997~2006 年,2006~2015 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大幅
降低,土地利用程度的增速显著放缓。
②基于表 5可知,与环海东路间各距离缓冲带的土地利用程度存在差异,整体随与环海东
路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时间演进,各距离缓冲带的土地利用程度均有所上升,在右
0~500m 缓冲区内尤为突出;1997~2015 年,各距离缓冲带间的土地利用程度差异持续减
小,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标准差由 20.77 降至 14.9。
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
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请验
证该链接是否指向正确的文件和
位置。
随时间演进,与环海东路间各距离缓冲带的土地利用程度增速均明显放缓,在左、右 0~
250m缓冲带尤为显著;18a 间,土地利用程度增速的高值区呈远离环海东路的态势,R 的
c
高值区由 1997~2006 年的右 0~500m缓冲区变为 2006~2015年的右 1000~1250m 及右
250~500m缓冲带。
3.3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土地利用的动态及程度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其利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进而引起土地利
用结构的变动。鉴于此,本文参照公式(7)、(8)对环海东路沿线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
测度。
①由表 6 发现,随时间演进,环海东路沿线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及均衡度指数均呈先升
后降整体提升的变动态势,表明该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动显著,土地分布的均衡度与土地利
用结构的均质性整体提升,各职能类型用地间的面积差异整体减小。
1997~2006 年,受裸土在土地利用组合中的比重大幅下降而森林、耕地及草地比重提升的
共同驱动(图 3),研究区各职能类型用地间的面积差异有所减小,信息熵及均衡度指数
均显著提升,增幅超过 30%;2006~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的信息熵及均衡度指数
均小幅下降,降幅在 15%以下。
②基于表 6可知,随时间演进,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及均衡度指数的高值区与环海东路间
距离整体加大,1997 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及均衡度指数的高值区在左、右0~250m 缓冲
带,2006年在右 0~500m缓冲带而 2015年在右 0~500m缓冲带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右
500~750m缓冲带扩展。
无法显示链接的图像。该文件可
能已被移动、重命名或删除。请验
证该链接是否指向正确的文件和
位置。
18a 间,与环海东路间各距离缓冲带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动差异显著,受森林、水体在土地
利用组合中的比重显著提升驱动,左 0~250m缓冲带的信息熵及均衡度指数整体下降,而
右 0~1250m 各缓冲带的信息熵及均衡度指数均呈先升后降整体提升的变动态势,内部各
职能类型用地间的面积差异整体减小,在右 750~1250m缓冲区内尤为显著。
1997~2015 年,与环海东路间各距离缓冲带的土地利用结构差异整体减小,各带间土地利
用结构的信息熵及均衡度指数标准差分别由 1997 年的 0.055、0.072变为 2015 年的 0.043、
0.038。
4 结论与讨论4 结论与讨论
4 4 结论与讨论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公共场所母婴室设置现状及发展策略思考——以天津市为例.pdf
- 公共服务的“后市场化”道路——以广州环卫服务改革为例(二).pdf
- 公共服务的“后市场化”道路——以广州环卫服务改革为例(三).pdf
- 公共服务的“后市场化”道路——以广州环卫服务改革为例(一).pdf
- 公共服务动机对基层公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上).pdf
- 公共服务动机对基层公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下).pdf
- 公共服务公私合作供给中的政府激励工具——基于T市的案例分析(上).pdf
- 公共服务公私合作供给中的政府激励工具——基于T市的案例分析(下).pdf
-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治理效果研究——基于厦门市Y区的个案(上).pdf
-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治理效果研究——基于厦门市Y区的个案(下).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