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路径探索(关于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路径探索 (上上))
关于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路径探索关于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路径探索 ((上上))
2018年 03月 23 日
摘要:摘要:上海作为一个滨江沿海发展的特大城市面临着各类环境污染、洪涝灾害等问题,城
摘要摘要::
市韧性的提升刻不容缓。基于对“韧性城市”概念内涵的解析,旨在通过分析上海建设韧
性城市的主要问题与挑战,结合相关经验与案例的剖析,研究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与
策略,并深入探索在宏观的城乡空间格局、中观的基础设施体系、微观的韧性社区层面开
展韧性城市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关键词:气候变化,韧性城市,城乡空间,基础设施,韧性社区,上海 2040
关键词关键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升城市的“韧性”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所关
注的重要议题。伦敦、纽约等全球城市先后在规划中提出了提升城市韧性的目标与策略,
以更好地应对灾害及气候变化。上海作为一个滨江沿海发展的特大城市同样也面临着各类
环境污染、洪涝灾害等问题,城市韧性的提升刻不容缓。本文基于对“韧性城市”概念内
涵的解析,旨在通过分析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主要问题与挑战,结合相关经验与案例的剖
析,研究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目标与策略,并深入探索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开展韧性
城市建设的路径。
1 1 韧性城市概念韧性城市概念
11 韧性城市概念韧性城市概念
进入 21 世纪以来,韧性城市(resilient cities)在以英美为代表的国际学术界已经成为
城市规划和地理学研究的热门话题。相比于传统的城市应变应急研究,韧性城市的研究更
具系统性、长效性,也更加尊重城市系统的演变规律(吴浩田、翟国芳,2016)。
韧性的概念要求城市在规划建设中,首先要考虑具备减轻灾害或突发事件影响的能力,其
次要有对灾害或突发事件的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从灾害或突发事件中高效恢复的
能力。即城市在遭受适度水准的灾害或突发事件后,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并可完全恢复原
有功能;城市在遭受超过适度水准下的灾害或突发事件后,城市不应瘫痪或脆性破坏,部
分设施可能受到破坏,但城市能够承担足够的破坏后果,具备较强的自我恢复和修复功能
(王祥荣,谢玉静,徐艺扬,等,2016)。
当前,上海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未来的城市风险将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全球气候
变化、深度全球化和技术变革使得上海城市风险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上海自身发展过程
中基础设施老化、资源环境恶化等转型发展时期的阵痛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对城市安
全产生威胁,城市规模和经济体量的持续增长也可能加剧城市灾害的影响力和破坏力。面
对上海 2040 年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
美好愿景和国家对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的
性质定位,上海整个城市必须具备较低的易损性,即灾害的发生不易对城市造成破坏,同
时还应具备高效的可恢复性,即灾害发生后城市易恢复或修复(庄少勤,2016)。
2 2 上海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议题与空间特征上海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议题与空间特征
22 上海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议题与空间特征上海韧性城市建设的主要议题与空间特征
2.1 发展趋势与主要议题
2.1.1 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
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如何应对未来气候的变化已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对于上海
这样的特大城市而言,城市的规模越大,现代化水平越高,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风险的种
类就越多,各种灾害发生的概率越高,危险性也越大。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各大城市都
提出很多具体的策略。一方面减缓气候变化,要严格落实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关注气候变
化的全球化挑战和本地化效应;另一方面适应气候变化,要升级基础设施,满足城市对可
靠性的需求。
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为 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了安排,进一步明确了强化减
排的目标方向和制度安排,奠定世界各国广泛参与减排的基本格局,确定绿色低碳成为未
来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理念,凸显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命题。中国承诺将于 2030 年左
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而上海未来韧性城市的建设也将紧扣气候变
化的趋势开展应对。
2.1.2 海平面上升与洪涝灾害
全球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海平面上升。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业机器人教育行业战略规划及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广东卓瑞科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咨询报告(OCP)为例(下).pdf
- 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综合收益比较——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上).pdf
- 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综合收益比较——以长三角地区为例(下).pdf
- 公共财政视角下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研究——以广西钦州为例(上).pdf
- 公共财政视角下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研究——以广西钦州为例(下).pdf
- 公共场所母婴室供需特征分析与发展策略探索——以广州市为例.pdf
- 公共场所母婴室设置现状及发展策略思考——以天津市为例.pdf
- 公共服务的“后市场化”道路——以广州环卫服务改革为例(二).pdf
- 公共服务的“后市场化”道路——以广州环卫服务改革为例(三).pdf
- 公共服务的“后市场化”道路——以广州环卫服务改革为例(一).pdf
- 关于上海建设韧性城市的路径探索(下).pdf
- 关于提高我国社保费征收效能的国际借鉴研究.pdf
- 观景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以大理洱海东环海路为例(上).pdf
- 观景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以大理洱海东环海路为例(下).pdf
- 观景公路沿线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以大理洱海东环海路为例(中).pdf
- 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与公司整体效益提升探讨——以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为例(上).pdf
- 管理会计工具应用与公司整体效益提升探讨——以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为例(下).pdf
- 管理会计信息化在湖南湘钢销售中的应用.pdf
- 管理信息化提高企业效益对策建议——以佛山陶瓷业为例.pdf
- 管理咨询公司的开放式创新组织模式(二).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