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证券--宏观专题:减税的逻辑.pdf

新时代证券--宏观专题:减税的逻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 年03 月07 日 宏观经济 减税的逻辑 宏观专题 潘向东(首席经济学家)证书编号:S0280517100001刘娟秀(分析师)证书编号:S0280517070002 相关报告 邢曙光(联系人)证书编号:S0280118060007 郑嘉伟(联系人)证书编号:S0280118070016 宏观报告:合理调整经济发展目标,强化 陈韵阳(联系人)证书编号:S0280118040020 就业优先的宏观政策——2019 年政府工 作报告解读  为什么要减税? 2019-3-5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的来源有结构性和周期性两方面因素,那么稳增长就 应该从这两方面着手。减税则可以同时从解决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问题,来 实现供给需求双扩张,从而达到生产扩张,但通胀温和。从需求端看,减税 可以刺激企业投资,扩张需求。从供给端看,减税可以通过提高资本存量增 速、TFP 增速提升潜在经济增速,扩张供给。  减税的阻力在哪? 既然减税有那么多好处,那为什么很少有国家能大规模减税?因为减税 存在阻力。第一,支出约束。由于支出端硬约束,很难进行减税。第二,债 务风险。在支出无法削减情况下,减税将带来债务增加,不仅如此,李嘉图 等价的限制,以及发行债务带来的市场利率上升可能对居民、企业支出产生 挤出效应。当然,这也不意味着中国无法减税,因为我们的支出还有一些削 减空间,货币政策配合下的国债发行,必要时是可以使用的。  减税的规模的有多大? 2019 年两会将启动增值税降税第二轮改革,制造业等行业现行 16%税 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税率降至9% ,保持6% 一档税率不变,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根据2018 年我国增值税收入, 可以推算出2019 年增值税将会按照悲观、中性和乐观三种情形下预计增值 税规模在 6.3-6.7 万亿元区间,这样测算出来 16%增值税税率下调一个百分 点降税规模在 2145-2270 亿元,10%档增值税下调一个百分点降税规模在 909-963 亿元,总计减税规模在7300-7800 亿元左右。  减税有什么影响? 2019 年增值税减税幅度率高于市场预期,尤其是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 等行业现行10%税率降至9% ,未来将会三挡并两档,最终向6%档靠拢,根 据我们测算,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税率降至 13%,平均将会增厚净利润 8.01% ,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税率降至9% ,平均将会增厚 净利润 3.3% ,采掘、商贸、化工、计算机、纺织服装、通信行业将是增值 税减税最大受益者,其中化工、采掘、建筑装饰、医药生物、汽车制造业实 际减税规模都超过百亿。整体显示,增值税减税对上游制造企业利润增厚幅 度最为明显,采掘和化工净利润增厚幅度达到13.99%和 10.95%,下游的食 品饮料、汽车制造等受益影响较弱,净利润增厚幅度分别为6.03%、6.9%。 根据测算,此次降税有望推动制造业企业净利润总额增加989.80 亿元,交通 运输业等净利润总额增加84.99 亿元。  风险提示:政策落实不及预期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19-03-07 宏观经济 目 录 1、 为什么要减税?3 2 、 减税的阻力在哪?6 3、 减税的规模的有多大?6 4 、 减税有什么影响?8 4.1 、 对工业制造业企业影响9 4.2 、 对房地产行业影响 10 4.3 、 对商贸零售行业影响 10 4.4 、 建筑行业影响 11 4.5 、 对金融行业影响 11 4.6 、 对生活服务行业影响 11 5、 小结 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05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