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0年循环经济
市场分析报告
2020年9月
一、“脱钩”时代,构建“国内大循环”,解决两大“痛点”,重
要性不亚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期高层反复对构建“国内大循环”重申、强调,其将是未来重要的战略举措。“逐
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 5 月 1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的;5 月 23 日,在全国“两会”期间的联组会上,
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对此作了进一步解释(表 1)。我们发现,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四次提到这一思路,刘鹤副总理在 6 月
18 日对此也予以强调。7 月 30 日年中政治局会议更进一步强调,我国经济当前
面临的问题很多是长期结构性问题,要作“持久战”的准备,要通过“内循环为
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来化解。
上述一系列的表态,实际上表明了中央发展经济的新思路正在形成。如果“十三
五”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的话,那么我们估计“十四五”期间,“国
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则可能是新主线。
我们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中央在此时提出这一思路呢?要解决我们经济发展过
程中什么痛点?在年中政治局会议上,中央特别强调了我们面对的问题是长期结
构性的,要以“持久战”的态度来对待。这里面,我们认为下面两个痛点是关键:
第一、构建“消费内循环”,解决的痛点之一是内需循环不畅,关键在于如何有效
将国内居民储蓄率降下来,形成类似美国的自循环均衡经济体。从这个角度,构
建“国内大循环”是 2016 年后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续和深化。
逆全球化使中美于 80、90 年代逐步形成“中心-外围国”经济均衡、循环模式愈发
难以为继。我国“高投资、高储蓄、高出口、低消费”,美国“低投资、低储蓄、高
进口、高消费”的循环模式在 2008 年金融危机后开始被打破,我国于上世纪 80、
90 年代起实施的“出口导向加投资拉动型”的国外大循环(曹和平,2020)1难以为
继。在这种情况下,中美都进行了再平衡的结构调整。我国储蓄率、经常账户都
出现下降,但整体新的均衡模式并未形成。现在,在外部中美部分“脱钩”、逆全
球化加剧,国内杠杆率高企背景下,我国要形成自循环的均衡核心是要把储蓄率
降下来。
我们理解构建“国内大循环”是 2016 年后开始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续和
深化。2014 年后,开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实施经济驱动力的转换。5 月 14
日政治局常委会强调“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见,转向以国内大
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发展的战略发展方向,是“创新加需求拉动”
导向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延续和深化。
因此,未来构建“国内大循环”,其抓手之一在于持续扩大内需,降低居民储蓄率
(图 2),用我国居民内部消费需求消化内部投资产生的产能,承接以前的出口,
形成自我畅通、自我循环的经济体。
1 曹和平:打响中国经济内循环人民战争.[N].环球时报,2020-07-23
3 of 11
图 2:构建“国内大循环”,解决的痛点之一是要持续扩大内需,把储蓄率降下来
资料来源:Wind、IMF、市场研究部
第二、构建“科技内循环”,解决的痛点之一是目前我国高端产业链中还有很多关
键“掐脖子”的技术尚不掌握,关键是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
中美在贸易(产业)、科技、全球运行规则全方位博弈态势越来越明显,中长期
来看,部分脱钩在所难免。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使得经济逆全球化态势
愈加明显。与此同时,中美博弈进一步加深。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
国际、国内双循环格局势在必行。
因此,未来构建“国内大循环”,其抓手之二在于以新基建、数字经济为引领,实
现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图 3)。
综上,构建“国内大循环”, 核心依托于两个抓手:消费(内需)内循环、科技(产
业链)内需循环。通过如上两大抓手,最终实现对外部需求、外部技术的不依赖,
形成自循环经济体。下面,我们具体阐述其实现路径。
图 3:构建“国内大循环”,解决的痛点之二是实现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
资料来源: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
4 of 11
二、构建“国内大循环”依托两大抓手:消费内循环、科技(产
业链)内循环
2.1 消费内循环:两大路径、五个政策方向、三方面机会
未来构建“消费内循环”,其抓手在于持续扩大内需、降低居民储蓄率,用我国居
民内部消费需求消化内部的投资,承接以前的出口。
第一、依托于持续降低储蓄率这个抓手,构建消费内循环有两条路径:1、持续
推动居民将储蓄转化为金融资产投资,畅通储蓄到投资的直接融资路径,这也将
成为科技(产业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