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名师课堂看作家作品介绍
作家作品介绍是语文课堂中常出现的教学环节。一般来说, 作家作品介绍包括两个方面:作者介绍和作品介绍。作者介绍包 括作者生平经历、文学成就、思想特点、创作风格,等等。作品 介绍主要是指产生该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
另一种作家作品的介绍方式,看起来要比这种学生“自主” 介绍要“聪明”。大约是认为学生自主介绍“费时费力”, 于是
教师代劳了。在上课伊始,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出作家作品介绍, 内容基本上为姓什名谁,何方人士,有何著作,代表作等,再配 上作者一两张靓照,密密麻麻挤满了屏幕。这样的介绍方式相比 上一种而言,省时省工多了,而且图文并茂。但是,如果你在课 后去问一个同学,你知道这个作者哪些情况啊?恐怕学生的回答 会让你大失所望。在很短的时间里,学生根本来不及细看那些资 料,也就不可能记住了。那匆匆而过的作家作品介绍,恐怕留下 的主要印象就是作者的照片了。
这两种作家作品介绍的方式自然是无效或者效果不尽如人 意的。那么名师们又是怎样处理作家作品的呢?在翻阅一些名师 的教学实录后,我找到了下面一些规律:
首先名师们对于作家作品的介绍内容是针对性非常强的, 绝
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有所侧重的。一种是因文本内容而有所侧重。 例如谭轶斌老师在上《秋天的怀念》时,在上课之前对于作者史 铁生的介绍重点放在明确他瘫痪时的年龄上。 作为我国著名的作 家,史铁生的信息非常多,值得介绍的内容也非常多。但谭老师 着重放在史铁生瘫痪的年龄: 21 岁。《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 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美文, 字里行间饱含着母亲对儿子深沉无私的 爱。更多的是儿子对母亲的深切追思、感激、愧疚之情。而学生 体会文章里呈现的母爱是容易的, 而体悟作者的愧疚则是有难度 的。我想, 这是因为一个健全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体会到残疾人的 痛苦的。要读懂作者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及后来对生命的豁然开 朗,就必须尽可能地贴近作者的生命状态。 谭老师在作家作品介 绍这一环节摒弃其他,强调他瘫痪时年仅 21 岁,我想是为了让 学生尽可能地理解到史铁生当时的绝望和无助, 尽可能迅速地贴 近作者的情感世界。
又如钱梦龙先生在上《故乡》时,对于作家作品介绍是这样 的:
师:《故乡》是在什么时候写的?
生: 1921 年。
师:很好。那么,在 1921 年的十年前,我国有一次很大的 社会变动,是什么?
生:辛亥革命。 师:这《故乡》写的就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的事。那么,当 时的社会情况怎样呢?……我提醒一下, 可以联系本学期读过的 另一篇鲁迅的文章《一件小事》,它的写作年代和《故乡》差不
多同时。回忆一下,《一件小事》写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没有? 怎么写的?
生:其间耳闻目睹了许多所谓国家大事:袁世凯称帝、张勋
复辟……
师:很好,袁世凯、张勋是什么人?
生:卖国贼。
师:对。是卖国贼,是军阀。当时辛亥革命的成果被军阀夺 走了,辛亥革命有局限性。那么,农民问题解决了没有?
生:(齐)没有!
师:怎么知道的?
生:从《故乡》里可以看出,农民生活日益贫困。
师:对,当时的农民是日益贫困的。这就是《故乡》的时代 背景。
对于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家,在中学语文中是举足轻重的大师 级作者,考察有关他的文学常识实在太多了。但钱老只抓一点: 当时的农民是日益贫困的。这就是《故乡》的时代背景。这是这 一课的铺垫。“这个问题明白了,我们就可以来解决同学们提出 的各类问题了。”
名师在介绍作家作品时会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侧重。 同
样是谭轶斌老师的《秋天的怀念》,可以前的作家作品介绍里对 于史铁生瘫痪的原因仅一句话带过。我想这是因为谭老师考虑到 预备的学生对于上山下乡运动是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 就算给 学生解释了,学生也不可能真正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就不必 去大费周章地解释这一点。而钱老上《故乡》时,学生年龄大了 不少,历史知识也丰富多了,对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这样的 历史背景都有了认识,所以钱老就这一点挖掘下去, 落实到社会 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底层的生活状态,这也是《故乡》的创 作背景。 其次,名师们对于作家作品介绍的形式是多种多 样的。例如全国特级教师韩军上《登高》是以声情并茂地讲故事 的方式介绍: 1200 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 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 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 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 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 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 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 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