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
《剪羊毛》
教学目标:
1.通过节奏游戏学习和掌握附点节奏型。(知识与技能)
2.在熟悉歌词、熟练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加入附点节奏型伴唱,烘托歌曲轻松、欢快的情绪。(过程与方法)
3.通过演唱歌曲《剪羊毛》,体验音乐清新、自然的美感,感受澳大利亚民歌的魅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养成基本的演唱习惯,对于音乐活动及游戏也比较感兴趣。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民歌。歌曲为四二拍、大调式、二段体结构。附点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贯穿其中。
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
附点节奏是歌曲《剪羊毛》演唱的一个难点。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是歌曲演唱的重点。
本节课从简单的节奏游戏入手,逐渐变化、加速演变为附点节奏型,通过轻松的游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掌握这种节奏型的拍击、演唱。
教具准备:
钢琴、手风琴、多媒体、碰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
习
过
程
一、 互动游戏,激发兴趣
(一)、组织教学
1、以节奏拍击模仿游戏引入本课。
师:在以往的音乐课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节奏的知识,下面我想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这条节奏,哪位同学可以拍击一下,或者用“大”读一读。
(1) XXXX XXXX
(学生试着拍击)看看老师是怎么拍的:手、肩、肩、腿。一起试试。
(2) 师生配合(轮换)
X X X X
师 生 生 师
(3) X X X X
手 — — 手
(4) 附点节奏变形
用“动 大 大”读一读。
模仿教师的拍击节奏。
与教师合作完成节奏拍击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有趣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强化歌曲《剪羊毛》中大量出现的附点节奏,为后面学唱歌曲做铺垫。
2、初听歌曲《剪羊毛》旋律,引导学生用“动 大大”(附点节奏型)为乐曲伴唱。
学生用“动 大大”(附点节奏型)为歌曲伴唱。
这个节奏型贯穿歌曲,尤其是每一句的结尾都使用了这样的节奏。用伴唱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强化这种附点节奏。
3、复听歌曲,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追问:你怎么知道的?引出附点节奏型使音乐更加欢快、动感。
4、再听歌曲,设问:歌曲用了怎样的声音演唱?
学生可能会回答:欢快的情绪。
轻巧跳跃的声音演唱。
进一步的追问会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学唱歌曲
(一)、演唱歌曲第一句
1.听第一句旋律,跟随教师弹奏的速度打拍子。
2.演唱第一句旋律。
3. 引导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第一句歌词。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一步一步的完成。整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听旋律打拍子的方式感受音乐;通过演唱旋律的方式强化音高;解决上述环节后,再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从第一句入手,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歌曲的基础上完成这一部分的学习。
(二)、演唱全曲,重点乐句教师给予指导。
为歌曲的演唱加入碰铃伴奏。引导学生探索碰铃伴奏加在哪里合适以及如何为乐曲伴奏。
让学生试一试。
学生在唱好第一句的基础上,完成歌曲的演唱。
探索碰铃适合为哪一段伴奏
在唱好歌的前提下,再加入碰铃伴奏,让学生参与到音乐中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美感。前一环节夯实,再进行下一环节。
(三)、学生演唱全曲,并为演唱加入碰铃伴奏。
全体学生一起,再复习一遍歌曲的演唱。
后面的环节是分工合作表演歌曲,这里加入碰铃再复习一遍歌曲的演唱,扫清演唱的障碍,为后面的环节做准备。
(四)、让学生分工合作,完整表演歌曲。
将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演唱歌曲的第一和第三部分,一部分演唱歌曲的中间部分。每一部分找一列学生用“动 大大”为歌曲伴唱。找一名学生用碰铃为歌曲的演唱伴奏。
通过完整表现歌曲,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拓展、延伸
1.教师简要总结附点音符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
2.对比欣赏带附点音符和不带附点音符的同一段音乐《共产儿童团歌》、《哆啦A梦》。(教师演奏)
教师用手风琴演奏两段音乐,学生对比欣赏。
让学生感受附点音符对于音乐的表现作用。丰富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课堂小结
总结本课内容,下课
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上解决了音准问题,也已经养成基本的演唱习惯,对于连音、跳音的演唱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感受,视谱听唱能力已经形成。这一阶段学生对于音乐活动及游戏也比较感兴趣,参与度及热情高涨,双手拍击节奏的协调性较之一、二年级也有一定的提高,可以完成比较复杂的节奏型的拍击练习。
效果分析
本课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节奏拍击游戏,从最简单的4个十六分音符,循序渐进地过渡到附点八分音符构成的节奏型,再到变化了的附点节奏型(本课歌曲中每一句末尾的节奏型),学生对附点节奏型的学习和掌握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对于歌曲的学习,我坚持“唱好第一句”的原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音乐_小小少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走进典雅的小步舞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DO RE MI》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喜鹊钻篱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喜鹊钻篱笆》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音乐_《编花篮》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田野在召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田野在召唤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音乐_铃儿响叮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第二课时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体育_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第二课时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音乐_DoReMi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京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我和提琴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我是小音乐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 小学音乐_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学课件设计.ppt
- 小学音乐_春天举行音乐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最近下载
- 市委党校物业管理服务总体方案.doc VIP
-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办法.pdf VIP
- 2024《盒马鲜生冷供应链物流成本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11000字.docx
- 机器视觉软件:Basler二次开发_(3).Basler相机驱动与SDK安装.docx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单元任务与人文主题 复习梳理.docx
- 2019年重庆市高职分类招生考试(中职类)药剂类真题.pdf VIP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docx VIP
- 发酵罐安全检修及维护操作规程.pdf VIP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6课《将相和》学习任务群教学课件.pptx VIP
- 4x8-四层临街自住楼房住宅设计方案图纸户型图平面图布局图效果图建筑结构水电全套施工图纸.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