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魏太武帝灭佛兼论《三武教学内容》的学习心得
《三武一绝》(张箭著,世界书籍出版社,2015年)是中国古代对佛教的全面、系统研究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该书由于既纵向拉通研究又横向贯通比较,故视野开阔,发现和总结出一些政教关系史上、佛教史上、宗教史上带规律性的东西。该书分五大章廿一节一绪论一摘要展开论述,五大章即“北魏太武帝之灭佛”、“北周武帝之废佛”、“唐朝武宗之禁佛”、“比较研究和综论”。全书约37万字。
该书作者认为,第一次北魏太武帝的灭佛,其主要原因不是僧俗地主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因为当时的佛教寺庵僧尼还很少,占用耗费的社会财富资源也不多;而是怀疑佛教界企图谋反,与当时声势浩大的盖吴起义通谋。太武帝的灭佛是四次“法难”中最为血腥残酷的,所以作者把它定性为“灭”佛,也是最为持久的。这是它的两大特点。此外还结束得最为突然和意外———太武帝竟被小宦官宗爱暗害。统治集团核心中人都赞成支持灭佛,但其中也有严厉派和温和派之差异,前者如太武帝和崔浩,后者如太子恭宗和道首寇谦之。太武帝的灭佛开了镇压消灭佛教(宗教)的先例,维护并提高了世俗政权、专制皇权。太武帝灭佛对国家和人民的利、害影响比较微妙,不便简单地说它进步或反动、积极或消极。但不管怎样都太严厉了扩大化了(见该书第一章)。
该书指出,第二次北周武帝的废佛,其最主要原因是僧俗地主间尖锐的经济利益矛盾。北朝的两次灭佛中较为重要但一直被忽视遗漏的因素还有,北魏君臣太武帝崔浩、北周武帝都有借此争正统去僭伪与夷夏之辨的心理。因为北魏北周都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灭佛尊儒有助于避嫌。周武帝废佛特点鲜明,即没杀人流血,佛道俱废,反复讨论,比较慎重,提倡儒学。废佛分北周境、北齐境两次进行。周武帝废佛是三武一宗之厄中最为积极进步、利国利民、富有成效的。作者把它们总结为减民负担,富国强兵,统一北方;民族融合战胜民族分离;有助于避免出现政教合一,神权专制;使隋得以统一全国,北抗突厥(该书第二章)。
第三次唐武宗的禁佛,受到了历来特别是唐代各种反佛思想言论的影响。而且这些思想已发展得较为系统全面,形成了初步的体系,其核心是儒家的修齐治平。作者梳理出,会昌禁佛经历了从疏远到禁断的发展过程,又伴随着从亲道至迷道的倒退过程,因而是三武一宗之厄中迷道最深、佛道之争最烈的一次。会昌禁佛还殃及基督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三夷教”,有碍中外文化交流。尽管如此,会昌禁佛带来的经济成效有助于削平一个反叛的藩镇,并解放了寺院奴婢,所以它总体上仍是积极多于消极,前进多于倒退。会昌禁佛是惟一的一次由全国统一王朝领导的自上而下的禁佛,因而对佛教打击最重,在历史上影响最大。会昌禁佛始终有首席宰相李德裕的参与决策并坚决执行。这些都是它不同于其他三次排佛的显著特点(见该书第三章)。
第四次后周世宗的限佛是“四厄”中最为温和理性的。它不是禁止废毁,而是限佛沙汰僧尼缩减寺庵。沙汰方法是考试经业佛学知识,新出家剃度者也得通过考试,这样便把“学而优则仕”的原则推广到宗教界,即“学而优则僧”,从而推进了文明。后周限佛废寺汰僧的数量历来认为是三万余所六十余万人,该书考证厘清为废寺三千余所汰僧七万余人(第290-308页)。在这个关键数字上的正确或错误,直接关系着对周世宗反佛的论述与评价。后周世宗限佛还是惟一没有佛道矛盾斗争因素的一次反佛,这说明佛教已相对衰落和基本中国化,政教、佛儒、佛道矛盾已不尖锐,一宗之厄以后中国不再有自上而下的大规模的反佛(见该书第四章)。
与唐朝会昌禁佛几乎同时,今中国境内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在赞普朗达玛在位统治时期(约838-846),也发生了毁灭佛教的法难事件。而且比唐朝禁佛更严厉、更残酷、也多点血腥和野蛮,对佛教的打击也更沉重。自然激起的反抗也更烈,结果朗达玛本人被佛教卫道士刺死。该书做了唐朝禁佛与吐蕃灭佛的比较研究,并首次考出,郎达玛灭佛灭掉了多少寺僧,即取缔掉了吐蕃境内(全部)两万余僧尼和三百余佛寺(第374-389页)。
在三武一宗灭佛的长时段里(5-10世纪),西方的拜占廷在8-9世纪也发生了破坏圣像运动。运动从726年开始,反复断续地持续到843年。其间,圣像被清除,坚持圣像崇拜的教会教堂修院的土地、房产、财物被没收,许多男女修士、教士被强制还俗,有些还被强制婚配。运动期间,拜占廷国内的反对圣像派和崇拜圣像派进行了尖锐、复杂、残酷、反复的斗争甚至战争,希腊化的拜占廷与西欧的崇拜圣像派也进行了复杂的外交政治斗争。经过破像运动,拜占廷东正教会的势力受到很大削弱并一蹶不振,世俗政权专制皇权巩固强大起来。这种政教格局一直保持到1453年拜占廷灭亡。该书做了三武一宗灭佛和破坏圣像的比较研究,总结出灭佛行动和毁像运动的各自特色和优缺点,并探寻了形成那些异同特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又进而考察和总结出中西社会结构、氛围、体制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