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天地的倾城》中复调技术与民族化声调的结合
《天地》第一首歌曲是1998年由文京卓文景撰写的一部中等大小的歌曲,没有伴奏音乐和打击风格,由尼德兰第二面唱。它是一部用当代西方创作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宗教、哲学思想的作品。
这部以“佛”为主题的作品虽然从立意角度、旋律素材动机、歌词选择定位方面都根基于传统宗教、哲学思想, 但是从音乐本体来看, 曲式结构、织体发展、歌词拼贴以及配器安排都使用了当代创作技术手法。因此, 这部作品虽然从主旨上萌芽于寺庙的诵经之声, 但是与之不同的是从感觉上树立了时代标签, 从听觉上赋予了无限延伸的层次感、立体感与色彩感。
全方位的复调写作技术的运用是这部作品创作的点睛之笔。作曲家首先将合唱的四个声部分成了6个女高音声部 (S) 、5个女中音声部 (A) 、5个男高音声部 (T) 、5个男低音声部 (B) , 在此基础上将同一声部依次细分, 这样声部之间与声部内部为复调技术的写作提供了有利的创作土壤。同时, 作品中的那位打击乐手承担了四种打击乐器的演奏:佛教钟、中国大鼓、低音鼓、钹, 这四种打击乐器与合唱声部形成了音色、节奏、织体及旋律方面的对位。作曲家从主题旋律的创作、声部织体的设计以及多层歌词的对置、节奏对位等方面充分拓展了模仿与对比的复调技术, 并将其赋予了浓厚的中国民族韵味。
本文从复合再现四部曲式结构中的歌词并列与对置、单旋律主题线条中“潜伏”的横向复调思维、多声部主题的密集卡农模仿、“原汁原味”的民族化音调与节奏的异变及在多重节奏对位中的蜕化四个不同角度着重阐述了在这部作品中将复调写作技术与中国民间音乐相结合, 并应用在合唱体裁中的创作思路与写作手法, 为大家展示出当代创作中少有的一部突破传统概念与创作手段的合唱作品, 也是复调技术与民族化音调完美结合的优秀典范。
一、 曲式结构及技术特点
在总谱的开端, 作曲家用一页的篇幅做了以下说明:
合唱的歌词共分五段:
1.大慈大悲 普渡众生 观世音菩萨——芸芸众生
2.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3.唵嘛呢叭咪吽——藏传佛教六字真言
4.可以生而生, 天福也;可以死而死, 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 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 天罚也。《列子》
5.我的精神已登达山顶, 我和最高的星辰有一个约会。——西川 (现代诗人)
这五段歌词分别表达了有佛教信仰的“芸芸众生”2对“观世音菩萨”的祈祷, 大乘佛教《金刚经》(第657页) 、(第4810页)3中的著名语句, 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第991、1759页)4, 道教的《列子》(第3787页)5以及现代诗人西川6的诗句。作曲家在作品中对上述五段歌词的安排次序与所做说明的顺序一致。由此可以看出, 作曲家对歌词内容的安排呈现由虚到实, 由广到精, 由大我到小我, 由群体到个人层层递进的逻辑规律。其中, “大慈大悲 普渡众生 观世音菩萨” (后文简称“观世音菩萨”) 作为主题A的内容出现了三次, 但是每一次主题音乐呈示的面貌皆有不同, 在下面“多声部主题的密集卡农模仿”中将有具体论述;《金刚经》和藏传佛教“六字真言”两段歌词都没有以某一部分的独立“姿态”单独出现过, 它们作为内容和情感的“过渡桥梁”总是混杂出现, 要么两两结合, 要么与其他三段搭配结合;《列子》诗句上下阕则根据其相反的意思被分作两个部分呈现。如果说“观世音菩萨”是对从痛苦中拯救人类的神灵的祈求, 代表了人们心目中对“救赎”的渴望, 是“慈悲”、“情感”的象征;那么, 《金刚经》则寓意了世间万物都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转, 象征着金刚的“坚”、“利”、“明”, 是“大智慧”、“理性”的代表;《列子》诗句则揭示了人世间繁衍生息的规律, 代表了大自然物种, 包括人类在内“顺其自然”的发展变化;当全曲达到高潮时, 西川的诗句很好地表达了作曲家在品尝了人世间的生活百味后, 再去研读这些佛经与警句时所领悟到的人生意境。这些内容的选择是一位当代作曲家从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出发, 对中国历史、宗教、哲学思想的审视, 感悟和幻想, 作曲家借助现代诗人西川的诗句抒发了对中国悠久文明历史的崇敬和向往。
下面的曲式结构图 (图1) 是将结构分布与歌词布局相结合来表示的。从结构分布来看, 全曲呈现复合再现四部曲式结构(pp.21-32页) , 遵循了起 (A) 、承 (B) 、转 (C) 、合 (A1) 四阶段的发展规律, 蕴含了再现因素、循环因素和变奏因素。其中A部分中也包含了一个再现四部曲式结构, 是单式结构。主题A在全曲变化出现了三次, 有回旋的意味;D和F歌词分属于《列子》诗句的上下阕, 旋律虽源于同一动机因素, 但由于诗句上下阕意思相反, 因而造成音乐情绪迥异。《列子》上阕有“幸运、知天命”之意, 而下阕则有“恶运、遭天谴”的转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