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瓜子的营养成分及市售花生类蔬菜的制作
0 营养成分分析
西瓜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油脂、va、vd、ve和碘等养分,尤其是大量饱和脂肪酸,其中脂肪酸含量最高,占饱和脂肪酸的60%以上。此外,西瓜子可补中益气、清肺润肠和帮助消化,还有降低血压,治疗冠心病、脑血栓和胃病等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原辅材料和化学试剂
1.1.1 原材料
西瓜子,市售。
1.1.2 环保用品
薄荷油、大料、桂皮、花椒、甘草、茴香、食盐、甜蜜素、柠檬酸、香兰素、小麦淀粉、β-环状糊精、麦芽糊精、可溶性淀粉,均为食品级。
1.1.3 化学试剂
氢氧化钾,磷酸氢二钠,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乙醚等,均为分析纯。
1.2 主要实验设备和玻璃器具
1.2.1 温度测定方法u2005
DGF30/7-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DT890C+型温度测定仪;电子天平;植物粉碎机;电炉;不锈钢锅;不锈钢勺子;不锈钢盘子;不锈钢筛子等。
1.2.2 玻璃棒、容量瓶、滴定瓶、移液管
玻璃器皿
烧杯、玻璃棒、容量瓶、滴定管和移液管等。
1.3 工艺
1.4 测定方法
(1)瓜子:采用中粒的西瓜子。
(2)分选:瓜子经过人工手选,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无霉变。
(3)吸附:将薄荷油和一定量的包膜剂放入容器中充分搅拌10 min以上。
(4)熬煮:将一定量的卤料用尼龙袋子包好,放入水中在微沸状态下煮制1 h,控制水的体积在250 m L。
(5)炒制:将瓜子体积25%的粗沙放入炒锅中,炒制温度达到250~300℃后,加入瓜子爆炒。
(6)搅拌:将分离出沙子的瓜子迅速和卤液充分混合。
(7)摊晾:将炒制好的瓜子,摊平在不锈钢盘中,用风扇扇至瓜子温度降至室温。
(8)精选:将风干后的瓜子,人工挑去杂质、破壳和开口籽等。
1.5 口感与香味检验
(1)水分测定。
(2)脂肪测定。
(3)过氧化值测定。
(4)酸价测定。
(5)脆性和香味的评分方法。脆性和香味检验采用感官评定法,评定小组成员由10人组成。根据瓜子的易嗑性、脆性和焦香味,采用10分制评分法,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分数,脆性和香味评分标准见表1。
(6)卤汁香味评分方法。卤汁香味检验采用感官评定法,评定小组成员由10人组成。根据瓜子的香味,采用10分制评分法,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分数,卤汁香味评分标准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佳炒制时间确定
瓜子在炒制过程中瞬间受热,瓜子仁熟化并产生焦香味,同时瓜子内部受热,水蒸气使得瓜子壳鼓起,容易被嗑开。炒制过程严格控制炒制温度与时间,同时加入少量沙子,保证瓜子受热均匀,炒制的温度控制在250~300℃。根据最终产品的脆性和焦香味进行评分,确定最佳炒制时间。
炒制时间对冰瓜子质量的影响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炒制时间的延长,瓜子的脆性增加,即水分失去较多,易被嗑开。在炒制120 s内,随着时间的增加,焦香味逐步增加,之后瓜子受到高温作用而炭化,焦香味反而下降。因此,瓜子的炒制时间选择在120 s,即焦香味处于最佳值。
2.2 正交试验结果
为使冰爽瓜子具有一定的五香味,选用大料、桂皮、花椒、茴香和甘草等5种卤料,在水中加入1~3 g前4种卤料,同时加入5 g甘草,小火煮制1 h,最后定容卤液体积至250 m L。将炒制后的瓜子和卤汁以25∶3的固液比混合,冷却后,对其香味作出评价。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这4种卤料的最佳配比。正交试验因素水平组合及实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见,影响卤液香味的主次因素的排列顺序为:茴香大料花椒桂皮,实验范围内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A2B3C1D2,即大料为0.8%,桂皮为1.2%,花椒为0.4%,茴香为0.8%。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最优的水平组合为A2B3C2D2,对此方案进行补充验证实验,其综合评分为9.2,所以最终确定A2B3C2D2为最佳实验方案即大料0.8%,桂皮1.2%,花椒0.8%,茴香0.8%,甘草2%。
2.3 固液比对易晒性的影响
将在最佳条件下炒制后的瓜子,与卤汁分别以25∶1,25∶2,25∶3和25∶4的固液比(g/m L)混合,对其易嗑性作出评价,卤汁量对易嗑性的影响见表4。很显然,当瓜子和卤汁的比例为25∶3时,瓜子的易嗑性最好。
2.4 不同甜素添加量的确定
为使得瓜子赋有一定的甜味、酸味和咸味,分别将一定量的甜蜜素、柠檬酸和食盐溶解到卤液中,然后和炒制后的瓜子混合,冷却后对瓜子作感官评价,确定三者的最佳添加量,酸味、甜味和咸味的调配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当甜蜜素的添加量为2%时,瓜子的甜味最好;柠檬酸添加量为3%时,瓜子的酸度最好;食盐添加量为25%时,咸味最佳。
2.5 包膜剂和薄荷油配比对西瓜持香性的影响
薄荷油的添加使瓜子具有一定的清凉感觉,为了使薄荷香味缓慢释放,口感温和,在一定时间内瓜子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