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佩琳近二十年中国电影翻译的先驱.docxVIP

贾佩琳近二十年中国电影翻译的先驱.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贾佩琳近二十年中国电影翻译的先驱 林达jaivi(中文:贾佩林)是一位澳大利亚的图书出版家、汉学家和翻译家。她自幼热爱写作和电影, 在美国布朗大学修读亚洲历史专业, 继而去台湾学习中文, 贾佩琳与中国的缘分就此开始。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贾佩琳初到中国, “香港电影新浪潮”、“台湾新电影”和大陆第五代导演在同一时期崛起, 热爱电影的她就此结识了徐克、杨德昌、侯孝贤、罗大佑、侯德健等众多电影人。同时, 担任《亚洲周刊》记者的贾佩琳开始在香港电影节担任评委。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 贾佩琳开始翻译中国电影, 其翻译作品包括侯孝贤的《悲情城市》, 程凯歌的《霸王别姬》、《风月》、《梅兰芳》、《赵氏孤儿》、《搜索》, 张艺谋的《活着》、《英雄》, 田壮壮的《小城之春》, 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 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以及其他很多电影作品如《关云长》、《天地英雄》、《危险关系》与《天之恩赐》等。她仿佛是一个中国电影发展的见证者, 同时也是默默无闻的幕后推手之一。 2013年3月2日, 我有幸单独面对面采访了来北京参加澳大利亚文学周的贾佩琳女士, 与她分析了其近二十年的电影翻译的特色与风格, 探讨了其电影翻译的实践和理论。现将录音材料整理如下, 以飨读者。 金海娜 (以下简称金) :Linda您好, 首先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您近二十年来一直为许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大片担任英文字幕翻译, 成为我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幕后推手。能否告诉我们, 您是如何与这项工作结缘的? Linda Jaivin (以下简称贾) :1985年, 我当时在香港担任记者。我知道大陆电影《黄土地》获邀参加香港电影节。一天, 在香港地铁上, 我发现对面坐着三个讲普通话的人, 并且不时蹦出“北影”这样的词。这时, 我忍不住用中文问道:“冒昧打扰一下, 你们是北影的吗?”三个人大吃一惊, 点了点头。我继续问:“听说过两天《黄土地》首映, 导演陈凯歌和摄影张艺谋都会来, 你们知道这件事吗?”没想到, 其中一人回答:“我就是陈凯歌。”另一人说:“我是张艺谋。” 《黄土地》在香港放映之后引起轰动, 但若推向国际电影舞台, 电影字幕翻译成为难题。由于当时导演没有决定权, 翻译由北京电影制片厂负责, 翻出来的字幕常常令外国人看不懂, 影响了中国电影在海外的推广。陈凯歌与张艺谋便开始私下邀请我为他们翻译。1992年, 陈凯歌的作品《霸王别姬》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这部作品的字幕也是由我翻译的。 金:这场翻译之途的开启真是既偶然也必然, 作为一位英语为母语的中国电影的译者, 您觉得中国电影字幕翻译有那些基本的规律呢? 贾:我本人是作家, 我对于自己英语语言能力很自信, 但是我并没有受到过专业的翻译训练。我早期翻译的作品, 现在觉得自己都不敢回头看。不过随着翻译实践的增加, 我自己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比如, 电影字幕翻译必须将口语转化为书面语, 将碎片化的语言转化为连贯的整句, 以便外国观众更好地理解。有的导演会给你分镜头剧本, 但是这还不够, 还是要综合考虑视频和画面的配合, 身临其境才能翻译好。而且, 最重要的一条是, 字幕必须要短。一般字幕的出现时间是2-7秒, 因此一行字幕不能超过33-42个字符, 否则一边看电影一边看字幕就难以跟上。这在翻译汉语时尤其难, 我早期的作品就过于冗长了。 金:这些基本的字幕翻译规律对于我们翻译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有着很大的启发。您觉得在电影字幕翻译中, 遇到的主要限制有哪些? 贾:我之前看过到由Basil Hatim与Ian Mason写的Politeness in Screen Translating这篇文章, 其中谈到4个限制, 分别是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转换, 字幕翻译的长度、行数与停留时间的限制, 语言的压缩, 以及与画面的协调。我自己也同意他们的看法, 但是我还要补充两点。一个是中英文两种语言文化的异同, 另外的一个限制则是来自导演。 金:您刚才谈到中英文两种语言文化的限制。我注意到您翻译过如《霸王别姬》、《梅兰芳》等富含中华瑰宝京剧文化的电影, 您是如何处理这些独具特色的话语的英译呢? 贾:我做了不少与京剧有关的电影的翻译。我本较喜欢京剧, 前一段时间, 我也和国家京剧院合作, 作为编剧, 创作了新京剧《情怨》, 是一部由中英文双语撰写的原创京剧歌剧。在翻译《霸王别姬》时, 很多术语是可以查到的。在电影中有这么一句, “段老板, 急急风催半天了, 您再紧把手!”这个“急急风”,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呢? 金:这个我还真不清楚。 贾:“急急风”指的戏曲打击乐的一种打法, 节奏很快, 大多用来配合紧张、急速的动作。在电影当中, 京剧乐班在演奏着快速的音乐, 催促演员上场。所以这里, 我将“急急风催了半天了”译为“The orche

文档评论(0)

uyyyeuury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业文档制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