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全接纳,慢教育肖艳林学习心得.docx

特殊教育:全接纳,慢教育肖艳林学习心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接纳,慢教育 参加“广东省廖健华名教师工作室跟岗学习”有感 东莞市康复实验学校 肖艳林 经常在东莞市有关特殊教育的活动中见到廖校的身影,每次看到都会由衷地钦佩。这次很荣幸能当面聆听他的教诲,廖校讲话时不愠不火,如春风沐耳,使人容易接受,一天下来感觉收获满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特殊教育理念,也是他主持的名师工作室的教育理念“全接纳,慢教育”。 “全接纳”是我们对待特殊教育的态度。对一名特教工作者而言,我们首先得全接纳我们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和其他所有教育工作一样,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情。所以无论我们以前在何处,为什么选择特殊教育,既然选择,我们就要从心底里完全接纳它,把它当做一番事业来做,既然要做一番事业,就需要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和恒心,更需要我们具备特殊教育的专业素养,需要我们一辈子学做特教教师。当然我们更应该全接纳我们的学生,他们和我们一样,是大写的一撇一捺的人,他们有需求,也有情感,只是他们表达的方式有点不太一样而已。也许有时他们会因为喜欢我们而打我们,也有可能想让我们抱抱他们,而嚎啕大哭,还有可能只是想送给我们一颗糖,而“呆呆”地站在我们的旁边……只有完全的接纳他们,我们才会正确的解读他们,才会努力想办法帮助他们。当然,我们也别忘了全接纳我们的工作环境。当我们正准备撸起袖子实施我们的教学改革时,也许会被存在安全隐患为由而被制止。当我们热情地邀请家长和我们一起带着孩子走进社区时,也许会被没有时间为由而被冷漠地拒绝。也许我们用心培养的学生,却被社会残酷的拒绝……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有全接纳的心态,只有接纳,我们才不会抱怨,才会换一种思维“也许真的存在安全隐患?”“家长也许真的有其他的事情?”“我们的培养方案是不是存在问题?”思维改变,我们的教育行为才会改变,最终学生才会受益。 “慢教育”是我们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策略。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提出“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他倡导的慢是教育时要细致、有耐心和爱心,反对在教育中操之过急。特殊孩子的身心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都比一般孩子慢,因此特殊教育更是一项慢的艺术,需要我们等待学生的慢成长。慢教育,提醒我们,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完整的孩子,虽然他们的发展有诸多的不如意,他们可能不会说话,可能粗大动作发展不好,可能不喜欢和我们交流……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能力,他们有可能视觉很厉害,或者对数字很敏感,也许能搭建难度系数很高的复杂积木……所以我们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能力状况,发现学生的优势能力和劣势能力,利用学生的优势能力促进他们弱势能力的发展。慢教育,告诉我们,我们的孩子思维发展缓慢,喜欢直观思维,所以课堂上借助一些直观的实物、模型、图片让孩子摸一摸、尝一尝、看一看、听一听……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助于学生认知事物。慢教育,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小步子,多循环”教学原则的作用,采用任务分析的方法将复杂的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细小的任务,通过不断地练习,强化巩固每一个教学任务,以达到最终完成所学内容的目的。慢教育,要求我们,给学生充分探索实践的时间,学生自己摸索出来的东西才能记忆深刻,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慢教育还提醒我们,不要因为我们觉得孩子慢,就用代劳的方式剥夺孩子学习的机会,思考的机会。请耐心地等待,让孩子慢慢来。 廖健华名师工作室“全接纳,慢教育”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特教教师,既要承认孩子的不足,又要真诚地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相信孩子终会慢慢长大。只有这样,我们才甘愿为孩子的成长辛勤付出,才会为孩子的每点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特殊教育要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放慢步子,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静待花开。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