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减毒常用方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炮制减毒常用方法

中医药是在中医学的指导下,来自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或人工产品的产品。“是药三分毒”,在古代医药文献中,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利用“毒”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的“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而引起人体功能失调,疾病进一步恶化,甚至死亡。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人药,这是中医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学理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独特中药加工技术,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1制备工艺法、热法、聚酰胺法等常用提取法

中药炮制减毒的方法很多,如净制法、浸法、漂法、清炒法、加辅料炒、沙炀法、复制法、煮法、去油制霜法、水飞法、煅法、焙法、提净法等。根据操作方法和原理的不同,可粗略分为如下几类。

1去心者免植物

净制去毒法是指除去有毒副作用的部位而达到去毒目的,又可分为以下3种。(1)去心以减毒:梁代陶弘景认为“凡使麦门冬,须用肥大者,汤浸,抽去心,不尔,令人烦。”明代《寿世保元》曾有“莲子食不去心,恐成卒暴霍乱”的记载。清代《修事指南》谓“去心者免烦”。(2)去芦以减毒:《雷公炮炙论》在甘草项下载有“凡使,须去头尾尖处,其头尾吐人”。《修事指南》认为“去芦头者免吐”。(3)去头尾、足翅以去毒:部分动物或昆虫类药物需要去头尾或足翅,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除去有毒部分。汉代《金匮玉函经》指出“虻虫熬去翅足”。晋代《肘后方》认为斑蝥应“去足翅炙”。宋代《证类本草》认为“蛤蚧合药去头足……,毒在眼……”。在中药的加工处理过程中,对一些动物、昆虫药的头、尾、足、翅,均须除去,如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等均去头尾,斑蝥、红娘子、青娘子均去头足翅等,以减毒或除去非药用部位。如蕲蛇的头部有毒,除去头部入药能消除毒性。

2调整样品含量,减少毒性

干燥的药材切成饮片必须经水处理过程,以便药材吸收一定量的水分,使质地由硬变软而利于切制。经水处理的药材,也可调整或缓和药性,降低毒性。用大量清水浸漂药物,使毒性成分溶于水中,再弃水留药,以降低毒性,如天南星用水浸漂。

3加辅料、炼焦

(1)清炒法:加热可破坏或减少毒性物质。如牵牛子炒后可降低毒性,缓和峻泻作用;莱菔子、瓜蒌仁等,生品有闷臭气,易致恶心或呕吐,炒后气香,可以克服这一弊端;白果炒后降低毒性,且增强敛涩作用;花椒炒后可减毒,辛散作用稍缓,长于温中散寒,驱虫止痛;川棟子炒焦后可缓和苦寒之性,降低毒性,减少滑肠的副作用,以疏肝理气止痛。(2)加辅料炒:为了克服清炒时药物受热不均匀或温度太低,可以加适当的辅料同炒。如马钱子经砂炒后,其主要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显著减少,毒性降低。再如斑蝥,其有毒物质斑蝥素对皮肤黏膜有发赤、发泡作用,口服毒性颇大,斑蝥经米炒后,由于斑蝥素的升华作用及米的吸附作用,可使斑蝥素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毒性。其他如刺猬皮、水蛭等与滑石粉一起炒,除降低毒性外还可矫正不良气味。(3)其他加热法:有些中药的毒性成分需高温才能受热破坏,如干漆需要高温煅后才能降低毒性和刺激性。其他如虻虫、蜈蚣常采用焙法以降低毒性和腥奥味。

4依附于毒性的辅料

毒性中药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一定的辅料,如生姜汁、醋、甘草汁、黑豆汁、胆汁、白矾、豆腐后,可以降低毒性。辅料减毒是靠辅料的吸附作用及其与毒性成分结合而减毒,往往同一种辅料兼有上述两种作用。如芫花经醋制后,能降低芫花酯甲的含量而降低毒性。其他如甘遂、商陆、大戟、狼毒等为峻下逐水药,自宋代始用醋制法炮制,其目的是使有毒成分与醋酸作用后生成衍生物而减毒。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等用明矾、石灰、生姜等制,藤黄、硫黄用豆腐制,蟾蜍酒制后不仅可以降低毒性,还能减少对操作者的刺激性。

51用水共耗降低毒

加水、加热处理,使毒性物质水解或分解,如川乌、藤黄、硫黄、草乌、附子等经煮后,毒性大大降低。

6制霜法的应用

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煎熬成粉渣的方法称为制霜法。对油脂含量较高的毒性药物,压去部分油脂,可以降低其毒性。如巴豆、千金子、柏子仁、大风子、木鳖子等采用去油制霜法,信石采用升华制霜法。

7减少毒性药物

(1)提净法:某些矿物药,特别是一些可溶性无机盐类药物(如芒硝、硇砂等),经过溶解、过滤、除净杂质后,再行重结晶,以进一步纯制药品,同时也起到了降低毒性的作用。(2)水飞法: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制备成极细腻粉末的方法,称为水飞法。雄黄中含有毒的A82O3,微溶于水,经过水飞法处理,能使有毒的A82O3溶于水中。再如朱砂中含有毒的可溶性汞盐,亦可通过水飞法处理降低毒性。

2减少污染的原则

2.1降低砷、汞和铅的含量,特点如下

文档评论(0)

lmzwky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