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必修三《挑战教皇的权威》-冠军奖.docxVIP

高中历史教案-必修三《挑战教皇的权威》-冠军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三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课标要求: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马丁?路德的观点;《九十五条论纲》;新教

(2)理解宗教改革德背景及影响;马丁?路德的观点

(3)探究宗教改革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2、【过程与方法】情景再现,对比分析,课堂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经济及文化发展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

(2)尊重人和人性的人文情怀

(3)理解坚持信仰的顽强意志

三、教材分析

《挑战教皇的权威》是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13课,在文化史占重要地位;本课教材围绕近代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这个主题,向学生介绍了宗教改革的内容。宗教改革接文艺复习后,使人文精神在历经数百年的压抑后,得以大力弘扬,并赋予了新的精神内涵,影响深远,有大量的古迹、资料流传至今,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今欧美的政治、文化生活。但是岳麓版本的课程标题既直白也隐晦,它直白的地指出了宗教改革的矛头,但又引出一个既不是课程要求又不是考点的问题“教皇的权威”,如果不对此解释,学生将对宗教改革的原因缺乏整体的认识。本课分两个部分讲述宗教改革的内容,马丁?路德改革以及加尔文改革,由于需要对“教皇的权威”进行分析,本课分为两个课时进行。

四、学情分析

本课针对的对象是高二9班,高二9班作为一个普通文科班,经过高一一年的学习,有一定基础,对于本课学习有一定的奠基作用;但是,学习抽象的文化史还是存在较大的困难,尤其对人名、人文主义、基督教天主教等知识点完全没有概念。

五、重点难点:

重点: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难点:马丁?路德宗教主张中的人文主义。

六、教学方法

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讲授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图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讲述。

七、课时安排:2课时

八、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本课题目是《挑战教皇的权威》,大家知道教皇有什么权威吗为什么要挑战教皇的权威怎么挑战挑战的结果

背景铺垫:(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得出结论)教皇的权威有哪些

教权高于王权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教皇英诺森三世

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

教会垄断意识形态

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完全垄断了西欧的文化和教育。教会控制和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任何不符合宗教教义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异端,随时会被宗教裁判所送上火刑架。15世纪以后,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残暴,仅仅在1480-1488年间,被火刑处死的达8800人,受惩处者有96494人。

生活各方面深受教会影响

12世纪基督教规……生活在西欧社会各阶层的人,无论是国王,还是……普通百姓……从出生到婚配、一直到死都有专门的宗教仪式,甚至连日常生活吃饭,都在宗教的控制之下。各种习俗都打上深刻的宗教烙印。

(教师利用图片讲述教会的腐化,奢靡的生活作风)引导学生推导出

天主教会的堕落和残暴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反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运动。

背景(为什么挑战教皇的权威)

(教师提问)天主教会的控制与腐朽由来已久,为什么会在此时爆发宗教改革

材料一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堕落行为,这种轻商思想与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背向而驰。

材料二文艺复兴唤醒了沉睡的人们,理性高于信仰的人文主义宗教观逐渐兴盛。

1、经济: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2、思想:文艺复兴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各国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3、政治:罗马教会为树立教皇绝对权威,宣扬因行称义,天主教会腐朽和压榨引起人们不满(德国)。

4、导火线:1517教皇兜售“赎罪券”

(二)改革内容(怎么挑战教皇的权威)

1、马丁?路德改革

(1)观点

(多媒体展示其图片,教师讲述)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并与教皇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本找出《九十五条论纲》的主要内容,推导出马丁?路德的核心观点)

对比教会“因行称义”和马丁?路德“因信称义”

(学生阅读课本,对照天主教的要求找出马丁?路德的其他宗教主张)

(得出结论)使人摆脱了天主教会的控制,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思维扩展)路德的改革在德国引起

文档评论(0)

中小学K12精品教育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心扑在教育上,换的桃李满园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