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教”步,静待花开 论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放慢“教”步,静待花开

摘要:近几年来,为了能使孩子在考试中拿到高分,各类速成班成为很多家长的寄托;甚至在我们的教学中,有的老师也直接要求学生死记“标准答案”。显然,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哀。教育不应该追求这样急功近利的结果。教育者们需要好好反思,多给予孩子一些尊重、一些期待;放慢教学的“步伐”,灵活进行教育教学;还孩子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要用更多的耐心来守望他们的成长。

关键词:反省期待灵活耐心守望

端午佳节,常听到老一辈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浸水糯米包不出好粽子”,以前总是感到费解。最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以这句话为题的一篇小短文,心中颇有几分感慨。大多数人家包粽子,总是先把糯米在水中浸泡几个小时,以此来缩短熬煮的时间。而奶奶辈们,是从来不这么做的,他们把包粽子当成一桩大事。每每端午,百事俱废,全身心投入“包粽子”中。洗粽叶,晾粽叶,接着是准备各种馅儿:润滑的肉馅、五颜六色的八宝馅、粘丝丝的蜜枣馅……可是,没有浸水的糯米很难熟,必须连续不断地煮上八九个小时,少了一时半刻,都不能让粽子香甜可口。所以在记忆里,奶奶包的粽子就仿佛一个个精妙绝伦的艺术品,让我回味无穷……

“熬煮八、九个小时”,这几个字总在我的脑海中蹦达,使我不由得想到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这句“浸水糯米包不出好粽子”也让我明白,“速成”教育只能“应试”。要想学生终生受益,还得学做陶行知校长眼中“第一流的教育家”。教育是来不得虚假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因为要面对考试;因为要给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卷;因为学校要考核;我们做老师的绞尽脑汁把最能拿高分的答案,硬生生地塞进学生脑海中……慢慢地,学生不再举手发言;渐渐地,学生不再畅所欲言,讨论变为一种形式。问题来了,他们不再思考,因为老师会告诉标准答案。于是,上课出现冷场是常有的事,每当这时,总有老师在办公室感慨:学生是越来越懒惰,越来越难教。同仁们是否想过:一群原本在幼儿园里天真可爱、活泼雀跃的孩子们,到了我们这里怎么就成了“一汪死水”了呢?对此我有了以下几点想法:

一、这事儿不赖学生

在学校里工作的人总有点小心眼,对于一切新理大惊小怪。小孩子却不这样,对于一切新事,总是充满好奇,他们总想通过各种方法接近它。这是我们做老师无法做到的。这种对世界充满向往与热情的精神,自进入校园那天起就慢慢被消磨,直到学业结束这股精神也基本殆尽。

还记得初入学的学生那股热情劲,就像是在烈日炎炎的夏日,得到一个冰激凌那么激动。读拼音,嘴巴张得大大的,起劲的时候连脖子上的青筋都暴起来了;课堂提问,那一双双小手如雨后春笋般举起。可是,慢慢的,学生不再举手发言,读书也是有气无力。看着学生的这些变化,老师们气急败坏,学生则连大气都不敢出,更别提举手了。为什么这样?这事不能怪学生。

还记得曾风靡一时的那道问题吗“冰雪融化以后,会变成什么?”一个小女孩的答案是“变成了春天”,结果被老师评判为错误。虽然今天的老师都会为那个小女孩感到委屈,都会觉得那个老师迂腐。但事实上,我们中还有多少老师无形中还在做着这样愚蠢可笑的事情啊!

老师们,当教学中遇到状况时,请先想想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别总是“赖”学生。“吾日三省吾身”,反省一下我们自己吧:在学校,我们对学生上纲上线,在社会上,却要他们勇敢改革;在学校,我们把学生管得呆若木鸡,在社会上,却要他们开拓创新。试问,这与“天方夜谭”有何区别?

二、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小学生懂什么?”——在这种态度下,牛顿被认为是蠢货,瓦特被认为平庸,爱迪生被认为是笨蛋。来读读陶行知先生的一首小诗吧。你会觉得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小孩子

你这糊涂的先生!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要等到:

坐火轮,

点电灯,

学微积分,

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再请看这几个例子:六岁的小桃,曾教五十七岁的祖母《千字课》;一位十三岁孩子,在山海工学团里领导小朋友工作,表示出超越的天才;晓庄小学的学生胡同炳等小朋友居然创造了一个自动学校;淮安新安小学所组成的新安儿童旅行团的7个团员,旅沪时曾到各大学讲演,反响强烈。这些例子都证明小孩子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教师要怀着一颗童心,走进学生中间,蹲下来和他们一起说话,

一起游戏,你会有惊人的发现:他们所流露出的执著、认真的探索精神、合作完成任务的态度,他们所迸发出的无穷的创造力、想象力,都深深地受到震惊着我们、教育着我们。面对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信任他们吗?我们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们多一份期待呢?

有人说:“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