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合并结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策略2024(全文)
摘要
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PDM)是指妊娠第五个月末降结肠系膜未能与后方及侧方的壁腹膜融合,导致降结肠内移或右移,降结肠系膜腹侧粘连和缩窄,肠系膜下动脉(IMA)右移、其分支多支共干比例高、肠系膜下静脉紧邻边缘血管弓等解剖学特征。结直肠癌合并PDM可能导致腹腔镜手术难度增大、结肠缺血和术后吻合口漏风险增加。本文就PDM的胚胎学成因、解剖学特征、诊断及分型、PDM合并结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策略,结合笔者实践展开探讨。掌握PDM的结肠走行变异、粘连特点和血管分支模式,提高术前诊断率,做好术前规划,术中应注意保护拟切端肠管血运。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时,右半结肠癌应注意分离回结肠系膜与左半结肠之间的粘连,左半结直肠癌合并PDM行D3手术时,采取保留IMA根部的第253组淋巴结清扫,可能有助于减少肠缺血的风险。
降结肠系膜旋转不良(persistentdescendingmesocolon,PDM)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由Morgenstern于1960年首次报道[1]。正常胎儿在妊娠第五个月末,降结肠系膜与左侧后壁腹膜融合固定,若未融合,则发生PDM[2]。这种系膜融合是人类和类人猿所独有的,而四足哺乳动物的结肠肠袢悬挂在共同的肠系膜上[2]。文献报道的腹腔镜结直肠手术PDM发生率为1.3%~4.8%[3,4,5,6],笔者中心统计的发生率为2.4%
(24/995)[7]。由于PDM发病率低,以往缺乏统一的影像诊断标准,部分影像科医师和外科医师认识不足,故PDM的术前诊断率低。此外由于外科医生对解剖变异的认识不足,术中容易损伤边缘血管弓,造成肠缺血、吻合口漏等,甚至中转开腹。本文从PDM的胚胎学成因、解剖学特征、诊断、分型及手术策略5个方面,结合笔者实践探讨PDM合并结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策略。
一、PDM的胚胎学成因
(一)中肠发育的三个阶段
中肠发育分为3个阶段[1,8]:第一阶段:妊娠6~8周,中肠进入脐索,形成生理性疝,在第8周,由矢状面沿肠系膜上动脉逆时针旋转90°至水平面;第二阶段:妊娠第10周,中肠再次以肠系膜上动脉为中心,逆时针旋转180°,与此同时,肠环从脐索返回腹腔。肠系膜上动脉前的十二指肠段在中肠环旋转前返回腹腔,位于后方。结肠在旋转后返回,因而位于前方。该阶段结束时,盲肠移至肝下;第三阶段:在完成270°逆时针旋转后(通常在12~13周),十二指肠及升、降结肠系膜开始融合固定,直至胎儿出生时结束。盲肠和阑尾向尾侧逐渐下移,最终达右髂窝。
(二)肠旋转不良的常见形式及临床表现
1.不旋转:中肠逆时针旋转90°后不再旋转,这导致小肠位于右侧腹腔而结肠位于左侧。这种情况下患者可无症状(仅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中发
现)或导致扭转影响整段小肠。扭转通常发生在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以及
横结肠中段。
2.不完全旋转:中肠逆时针旋转90°后再旋转不足180°,与不完全旋转相关的解剖异常因部分旋转的程度而异[9]。这导致盲肠位于中上腹部,腹膜索带将其固定在右侧腹壁。可能导致十二指肠受压,引起梗阻[10]。
3.反向旋转:中肠顺时针旋转,导致横结肠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后方而十二指肠位于其前方。
4.肠系膜固定异常:5个月时升/降结肠系膜固定不全。降结肠系膜固定异常可导致PDM。小肠可能进入未融合肠系膜形成的隐窝中,甚至导致
内疝[1-2]。
二、PDM的解剖学特征
PDM的解剖学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1)降结肠系膜与后方及侧方壁腹膜未能融合;(2)降结肠内移和腹侧系膜粘连;(3)左半结肠系膜血管走行特点: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mesentericartery,IMA)右移、IMA各分支共干比例高、肠系膜下静脉(inferiormesentericvein,IMV)紧邻边缘血管弓。
首先,PDM患者胚胎发育过程中降结肠系膜与背侧壁腹膜未能融合,左
半结肠系膜相对游离,降结肠向腹腔中线和尾侧移位,甚至位于右下腹,常被误认为冗长的乙状结肠。降结肠外侧往往与原始后腹膜粘附少,小肠和大网膜可粘连至左结肠旁沟[7,11]。
其次,在左半结肠系膜腹侧,肠管、系膜、大网膜之间可能存在广泛粘连[12]。系膜腹侧叶自身可折叠粘连,降结肠及其系膜可与右半结肠及其系膜粘连,部分患者小肠进入结肠形成的隐窝,甚至可形成内疝。降结肠系膜缩窄,近远侧肠管相对长,形成Ω或N形肠管自身粘连,如横结肠系膜与降结肠系膜粘连、乙状结肠与降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椎管内分娩镇痛中国规范2024(附图表).docx
 - 最新: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全文).docx
 - 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患者科普指南2024(完整版).docx
 -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病理学诊断2024(全文).docx
 - 最新:急、慢性心肌炎诊断新标准(2024版中国成人心肌炎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docx
 - 最新:中国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指南(第二部分).docx
 - 最新: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疗法指南(第一部分).docx
 - 医疗机构骨质疏松专科建设专家共识2024(全文).docx
 - 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胎儿心脏介入治疗进展2024(全文).docx
 - 异态睡眠的诊治2024(全文).docx
 
- 病毒类型和载量与儿童病毒性肺炎严重程度相关性的进展2024(全文).docx
 - 肺血减少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粗大体肺侧支的诊治进展2024(全文).docx
 - 经皮肾镜碎石术知识科普2024(全文).docx
 - 碘难治性甲状腺癌远处转移处理策略2024(全文).docx
 - 儿童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相关并发症研究进展2024(全文).docx
 - 儿童肺炎链球菌非疫苗血清型致病性研究进展2024(全文).docx
 - 程控间歇脉冲给药模式在分娩镇痛中的参数研究进展2024(全文).docx
 - 抽动障碍与过敏性疾病的共病机制研究进展2024(全文).docx
 - 儿童喘息早期诊断及鉴别2024(附图表).docx
 - PBX1基因异常导致先天性肾脏发育不良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docx
 
最近下载
- 消防管道(设备)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docx VIP
 - 耳穴比赛题库二维码公布附有答案.docx VIP
 - 现代控制理论基础.docx VIP
 - (高清版)DB4406∕T 45-2024 《中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规范》.pdf VIP
 - 《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技术标准》.pdf VIP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共500题).pdf VIP
 - 《汉尚华莲汉服公司SWOT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20000字.docx VIP
 - 家庭中医保健按摩.pptx
 - DNVGL-ST-0126-2018 国外国际标准.pdf
 - QJ 10004-2008 半导体器件总剂量辐照试验方法.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