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基于文体特点的童话教学策略
[摘要]统编语文教材十分重视童话教学。童话在文体上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情节新奇、夸张,在变化中有反复,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韵律感,最突出的是以丰富大胆的想象,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童话的特点探索合适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关注情节发展、咀嚼语言韵味、聚焦丰富想象、直观感知文体、尝试创编童话,最终使学生获得对童话文本的深入领悟。
[关键词]童话教学;文体特点;教学策略
童话是儿童最喜欢阅读的一种故事类文体。这是因为童话中的人物、情节、语言、表达方法等多种因素共同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能够把儿童带入想象的世界中。统编语文教材十分重视童话教学,在各个学段都安排了童话文体的学习,尤其是在三年级上册安排了童话单元,足见编者对童话教学的重视。因此,教师要充分关注童话的文体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童话新奇、传神的情节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在童话生动、丰富的语言表达中学习、积累、运用,在童话反复、有规律的结构中学习复述,在童话经典、鲜活的形象中获得审美体验,最终形成对童话文本的整体把握。
一、关注情节发展,感受重复结构
童话之所以能够吸引学生,不是因为情节曲折离奇,而是因为其新奇、夸张,并且这种新奇、夸张是采用重复之中有变化的结构模式呈现出来的。针对童话文体的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虽然说童话在结构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但每一个童话故事的情节都是独特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故事中最吸引你的情节是什么”的问题,驱动学生阅读童话,进而关注情节的发展,并通过与以往阅读的童话故事做比较,思考最吸引自己的情节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相关的故事情节在文章中是怎样衔接起来的,引领学生破译童话文体表达的秘密。
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三年级上册第12课)这篇童话是预测阅读策略单元的精读课文,写的是一幢百年老屋快要倒下去的故事:老屋老到自己都“准备往旁边倒去”时,故事开始了,有小动物想来暂住一段时间,要求老屋“等等”。故事情节的发展是预测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可以在读完一个小动物的情节后进行预测。因为童话故事的情节发展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所以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猜测出,接下来在老屋准备倒下去时,还会有别的动物出现,要求老屋再“等等”。这样一来,故事情节随着不同小动物以不同原因提出的不同暂住要求(时间上)而不断发展,童话的文体特点之一——结构重复,也随之出现了。在教学时,教师将童话故事的情节发展和结构重复的特点结合在一起,既能深化学生对童话文体特点的学习,又能引领学生轻松完成预测策略的学习。
二、咀嚼语言韵味,体会生动表达
童话故事无论是听还是读,学生都十分喜欢,除了故事情节吸引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童话在语言表达上贴近儿童。有人通俗地理解为,童话就是儿童喜欢的“话”。童话语言之所以能够为学生所接受,首先源自其形象性。童话故事中,作者通常在想象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拟人手法的运用,能使所描述的动物、植物能够像人一样活动,带给学生亲切感、熟悉感;比喻手法的运用,能够将陌生的事物以清晰的色彩和画面呈现出来;夸张手法的运用,则能够产生动态感、变形感,仿佛带领学生进入了动漫世界。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其次,童话的语言简洁、活泼,具有韵律感、音乐美。简洁是指童话所使用的语言不拖泥带水,句子长短适合小学生的视域,学生一看就能大致明白意思;活泼多是指童话语言具有动感,内容丰富生动,句式富有节奏变化。童话语言的韵律感体现在一组句子中,不仅结构相似(如四字词语、主谓结构等),句末都是同一声调或韵母,读起来富有节律感,还表现在句子之间长短的搭配,以及字音、语调方面的协调,读起来能够产生独特的旋律感。最后,教师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在咀嚼童话语言中,仔细体味其生动传神的表达。
如《巨人的花园》(四年级上册第26课)这篇童话,一开始就以很独特的语言表达吸引了学生。课文第1自然段中:“从前,一个小村子里有座漂亮的花园。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这一段文字在内容上值得咀嚼,表达上也十分生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读读,并说说读后感。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句式整齐,且写出了花园的漂亮”这样的感受。这显然只是一种抽象概括,教师还需要适时引导学生仔细咀嚼文字的表达。首先,需要想象这一段文字中围绕“漂亮”所描绘的景象带来的画面感。这种画面感不是单幅画而是组画,画面的主要景物——鲜花、绿树、鲜果、白雪是根据季节变化而变换的,而且这些画面并非以平面静态的方式呈现,而是立体多维呈现的。“鲜花盛开”是动态十足,“绿树成荫”富有立体感,“鲜果飘香”中还带来味觉意象,即使“白雪一片”在辽阔的意义上同样有隐隐的立体感。其次,需要关注文字中的色彩美。除了其中直接写绿、白两种颜色,还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职称技术工作报告范文.docx VIP
- (2021年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降低ICU患者身体约束率.docx VIP
- 解读学习2025《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培训课件.pptx VIP
- 《咏物诗》-公开课件.ppt VIP
- 品管圈QCC降低ICU患者约束缺陷率.pptx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2025)附新旧对照解读课件.pptx VIP
- 安徽单招考试2025、2025分类考试真题语文数学英语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保证农民工工资及时支付的措施.docx VIP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题材 咏物言志诗 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手外伤急诊手术护理配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