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可靠性设计控制9.69.6.1可靠性设计控制流程9.6.2可靠性建模9.6.3可靠性分配9.6.4可靠性预计9.6.1可靠性设计控制流程确定产品的可靠性控制目标收集可靠性基础数据建立产品的可靠性模型组成单元的可靠度计算可靠性分配可靠性预计优化产品结构9.6.2可靠性建模可靠性模型相关概念可靠性模型从可能发生故障的观点出发,按一定的规则,将产品或系统分解为若干单元,并依据产品结构确定各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组合建立系统的故障及其传递模型,即为系统或产品的可靠性模型。可靠性框图可靠性框图作为一种常用的可靠性模型,它是由代表产品或功能的方框、逻辑关系和连线、节点等组成,在需要时可对节点加以标注。9.6.2可靠性建模可靠性模型分类基本可靠性模型任务可靠性模型9.6.2可靠性建模建立可靠性模型的一般流程明确产品定义绘制可靠性框图建立可靠性数学模型9.6.2可靠性建模典型的可靠性模型串联模型并联模型串--并混联模型9.6.2可靠性建模建立可靠性模型的要点可靠性模型的建立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应进行,并为产品可靠性预计或分配及拟定改进措施的优先顺序提供依据。在建立基本可靠性模型时,要包括产品的所有组成单元。不同的任务剖面应该分别建立各自的任务可靠性模型,模型中应该包括在该任务剖面中工作的所有单元。当提高单元的可靠性所花的费用高于使用冗余模型的费用或停机维修费用过高时,则应采用冗余模型。对于简单并联模型来说,n=2时,可靠度的提高最显著;当冗余单元超过一定数量时,可靠性提高的速度大为减慢,且成本会大量增加,因此需要进行权衡。9.6.2可靠性建模当采用冗余结构时,在产品层次较低的地方采用冗余的效果比层次较高的地方好。采用并联模型可以提高产品的任务可靠性,但也会降低产品的基本可靠性,同时增加产品的重量、体积、复杂度、费用及设计时间。因此,必须进行综合权衡。9.6.3可靠性分配可靠性分配的基本概念可靠性分配就是将由供需双方共同确定的,并在系统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可靠性指标(一般是MTBF),从整体到局部,逐步分解、分配到各组成单元上。可靠性分配方法无约束分配法有约束分配法9.6.3可靠性分配可靠性分配步骤明确产品可靠性参数指标要求分析产品特点系统建模选取分配方法收集基础数据进行可靠性分配验算可靠性指标分配要求9.6.3可靠性分配可靠性分配应注意的问题可靠性分配应在研制阶段早期进行可靠性分配应反复多次进行可靠性分匹配方法的选择依据9.6.4可靠性预计可靠性预计的基本概念可靠性预计就是在已知各个单元可靠度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算法计算产品整体的可靠度,并与预定的可靠度指标进行比较,如果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就应该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9.6.4可靠性预计可靠性预计的目的评估产品的计算可靠性,审查是否能达到要求的可靠性指标。在方案论证阶段,通过可靠性预计,比较不同方案的可靠性水平,为最优方案的选择及方案优化提供依据。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可靠性预计,发现影响产品可靠性的主要因素,找出薄弱环节,采取改进措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在可靠性分配中评估分配结果。9.6.4可靠性预计可靠性预计的步骤明确产品定义明确产品的潜在故障明确产品的工作条件绘制产品的可靠性框图建立可靠性数学模型预计各单元的可靠性可靠性预计验算可靠性指标要求9.6.4可靠性预计单元可靠性预计方法相似产品法评分预计法应力分析法故障频率法9.6.4可靠性预计机械产品可靠性预计法修正系数法相似产品类比论证法9.6.4可靠性预计可靠性预计的特点和注意事项并行性相关性在产品研制的各个阶段,可靠性预计应反复迭代进行多次,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结果。可靠性预计结果的相对意义比绝对值更为重要,至少可以发现可靠性的薄弱环节,为可靠性改进提供依据。可靠性预计必须与FEMCA分析结合起来,以得到产品故障的明确定义。9.6.4可靠性预计在进行可靠性预计前,必须首先明确产品的功能。必须注意可靠性模型的正确性。在进行可靠性预计时,必须注意各组成单元实际工作时间的精确性。要注意对可靠性基础数据的积累。在产品研制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可靠性预计方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其他环节可靠控制9.79.7.1可靠性制造控制9.7.2可靠性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式教程 课件 模块八 气动基本回路.ppt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式教程 课件 模块二 液压动力装置.ppt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式教程 课件 模块六 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实例.ppt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式教程 课件 模块七 气动元件.ppt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式教程 课件 模块三 液压执行装置.ppt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式教程 课件 模块四 液压辅助元件PPT.ppt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式教程 课件 模块五 液压阀及基本回路.ppt
- 液压与气动技术项目式教程 课件 模块一 液压传动的认知.ppt
-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课件 1 工业机器人概述-初识工业机器人.pptx
-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 课件 2-工业机器人概述-工业机器人分类.pptx
- 《现代质量工程 第4版》 课件 第六章 质量检验理论与方法 .ppt
- 《现代质量工程 第4版》 课件 第七章 面向质量的设计 .ppt
- 《现代质量工程 第4版》 课件 第三章 全面质量管理 .ppt
- 《现代质量工程 第4版》 课件 第十一章 先进质量工程技术 .ppt
- 《现代质量工程 第4版》 课件 第十章 质量经济性分析与控制 .ppt
- 《现代质量工程 第4版》 课件 第五章 质量控制常用技术 .ppt
- 《现代质量工程 第4版》 课件全套 张根保 第1--11章 质量工程概述---先进质量工程技术.ppt
- 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 第3版 课件第0讲_课程介绍.pdf
- 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 第3版 课件第1讲_引言.pdf
- 计算机体系结构基础 第3版 课件第2讲_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结构.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