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破碎围岩偏压隧道合理施工方法研究*
李 明 陈洪凯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 610031) (重庆交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重庆 400047)
摘要 :破碎围岩段偏压隧道施工时,较多采用双侧壁导坑法 ,预留核心土对在开挖过程 中隧道 的围
岩变形和支护受力有很大影响,对隧道 围岩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针对重庆境 内的某浅埋
偏压隧道在施工 中的合理工法和安全性保证 问题 ,系统比较分析了上下台阶法施工和预留核心土
施工对隧道围岩 的应力场 、位移场 、塑性区和支护结构 内力影响.通过计算结果表 明,预留核心土
施工具有明显的优点,其不但减小了隧道围岩的净空位移,控制了塑性区的发展,而且改善了支护
结构的受力,使其更加趋于均匀合理.研究成果与现场施工实际相吻合,为偏压破碎围岩隧道开挖
实践提供 了理论分析依据.
关键词 :破碎 围岩 ;偏压隧道 ;施工工法 ;上下台阶法 ;预留核心土
中图法分类号 :U451 D0I:10.3963/j.issn.1006—2823.2010.02.006
从现有的文献和施工实践来看口],为保证隧 于隧道右侧覆盖层十分单薄,并处在偏压状态 中,
道工作面的稳定以及控制地表沉降,通常对地层 如何采用合理的开挖和支护手段成为困扰施工单
采取锚杆、小导管注浆、管棚 、水平旋喷注浆及预 位的难题.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进行上下台
衬砌等超前加固和喷混凝土、玻璃钢锚杆、设置I临 阶法与预留核心土法 的比较 与优化,为施工开挖
时仰拱以及留设核心土等正面加 固措施.本文结 和后期支护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合重庆境 内的隧道工程实例 ,对破碎围岩偏压隧
道施工过程中出现 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可为 同 2 数值模型
类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选取该隧道 K1+140断面进行模拟计算,计
1 工程简介 算模型的左 、下边界均取 3倍洞跨为界 ,左边界施
加水平方向的约束 ,底部施加固定约束,顶部和右
位于重庆境内的某隧道是巫山至奉节高速公 边界取实际地面标高,为自由边界 ,有限元网格划
路上的重点工程之一.该隧道全长 285m,隧道采 分见图 1.原始岩体与加 固后及支护结构的物理
用曲线式,单跨宽 8.75m,净高 8.05m.围岩主 力学参数见表 1.计算时选用了弹塑性物理模型
要以V级为主,两端洞口地段为 VI级,由第 四系 和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岩体材料采用各 向
中更新统破碎岩石土组成 ,围岩风化严重,地下水 同性体 ,锚杆采用杆单元 ,喷层 、工字拱架和二次
发育,隧道最大埋深 35ITI.隧道进出 口围岩覆盖 衬砌均采用直梁单元 ,而初期支护中的钢筋网、纵
层较薄 ,出 口处不足 4m,进 口处右洞边界右侧为 向连接筋等对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贡献都作为
国道,右侧边墙部位距国道边坡不足 5m,国道 的 安全储备 ,不予考虑.考虑采用上下台阶法 (见图
右侧沿长江支流展线,路面常年距水面高度达 4O 1)和预留核心土施工方法 (见 图2)模拟开挖 (设
1TI以上 ,地形十分复杂.考虑河流的冲刷淘蚀作 置仰拱),即隧道路面以上部分分多次开挖支护,
用和高切坡后期维护费用 ,采用隧道方案通过.由 进行初期支护后再开挖仰拱 ,最后施作全断面二
次衬砌.软弱围岩 中,复合式衬砌中的初期支护和 后围岩和喷锚初期支护各承担 围岩压力 40 后,
二次衬砌一般要共同承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