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江西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江西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上上))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江西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江西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 ((上上))
2019年 03月 21 日
摘要:摘要:为了研究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影响,综合利用 3S技术、熵权重
摘要摘要::
法和 Pielous 指数,对江西省的城镇化水平和协调性开展研究,并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的
要求,分析了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1)江西省的城镇化经历了非均衡
发展阶段(2000~2010)和均衡发展阶段(2010~2015),2010 年城镇化的协调性最差;
(2)人口持续向重点开发区聚集,但限制开发区的常驻人口数仍在增加,而且限制开发
区迁出的人口主要流向省外的优化开发区,这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初衷相背离;(3)重
点开发区的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已达
关键词: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城镇化,Pielous指数,城镇建设用地,熵权重法
关键词关键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显著成绩,城镇化率从 1978 年的 17.92%提升到 2016 年
[1]
的 57.35% 。然而,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也引发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如耕地减少过多过
快、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环境污染、城乡和区域差距拉大等[2~4],因此我国城镇化的协调
发展已成为学者和政府关注的焦点[5,6]。面对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国务院于 2010年
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要求国土空间开发要根据自然条件适宜性和承载能
力进行;传统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和城镇化
开发;优化和重点开发区,在集聚经济和扩大城镇建设空间的同时要集聚相应规模的人口,
从而引导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人口有序转移,达到区域协调发展和保护资源环境的
[7]
目的 。但也有学者认为主体功能区将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的人口排除在竞争发展之外,可
能会进一步加剧空间不均衡,加大落后地区发展的难度[8,9]。因此,开展主体功能区规划
背景下的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对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顺利推进主体功能区
战略和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城镇化内涵丰富,人口、经济和土地是最重要的 3个方面,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城镇化
是核心,土地城镇化是载体,经济城镇化是根本动力[10,11]。健康的城市化是人口、经济、
土地三者的协调发展,然而我国的城镇化仍存在很多不协调的现象,如人口分布与经济布
局失衡、城乡差距过大、人口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等[6,
7] 。2009 年,我国三大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36.8%,而它的人口仅占12.6%[12]。我
国人口城镇化滞后于经济城镇化,表现为工业化使 2.34 亿农民工完成了“职业城镇化”,
而户籍制度阻止了农民工的“身份城镇化”[6,13]。我国土地城镇化也快于人口城镇化,
2000~2015 年间,全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了约 113%,远高于同期城镇人口59%的增幅
[14];全国县级以上新城新区达 3500个,规划人口达 34亿[15],目前我国人均城镇用地达
2 2[14,16]
145m ,人均村庄用地达 300m 。土地财政和户籍制度被认为是我国土地城镇化快于人
口城镇化的直接原因,而分税制和以投资驱动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其深层次原因[17~19]。
近年来,主体功能区视角的人口、经济、建设用地变化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刘纪远等
研究发现: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后,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建设
用地年增长率均大幅增加,在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其城乡建设用地年均扩张面积
已经超过了优化开发区;2010~2013年中国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格局和变化特征,在
[20] [21]
总体上体现了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梯级开发特征 。樊杰 研究发现:国家优化开发区的人
均 GDP较重点开发区高 2倍,较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高 5 倍。对人口流动的研
究表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人口迁移黏性较强,优化开发区成为人口的主要流入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韩国生育政策实践检视——兼论对中国的启示(下).pdf
- 基于激励相容理论的韩国生育政策实践检视——兼论对中国的启示(中).pdf
- 基于价值创造的中交三航设计院网络报销模式应用.pdf
-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控——以大都混凝土集团为例(上).pdf
-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成本管控——以大都混凝土集团为例(下).pdf
- 基于价值网环境的财务管理:案例解构与研究展望(上).pdf
- 基于价值网环境的财务管理:案例解构与研究展望(下).pdf
- 基于价值网环境的财务管理:案例解构与研究展望(中).pdf
- 基于结构方程的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以武汉市农民工调查为例(上).pdf
- 基于结构方程的农民工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以武汉市农民工调查为例(下).pdf
-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江西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下).pdf
- 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江西省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中).pdf
- 基于卓哈里窗口模型的我国行政沟通障碍及其消解对策研究(上).pdf
- 基于卓哈里窗口模型的我国行政沟通障碍及其消解对策研究(下).pdf
- 基于资源共享的高职院校公共实训中心内涵发展研究——以宁夏现代煤化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为例(上).pdf
- 基于资源共享的高职院校公共实训中心内涵发展研究——以宁夏现代煤化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为例(下).pdf
-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建设适宜性的国土开发强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上).pdf
-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开发建设适宜性的国土开发强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中).pdf
- 基于资源配置效率视角的城市规模分布研究——以中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为例(上).pdf
- 基于资源配置效率视角的城市规模分布研究——以中国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为例(下).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