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16昆明的雨》教案4.docxVIP

(部编)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阅读16昆明的雨》教案4.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明的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线索。 2、圈点批注语句,品味“淡而有味”的语言。 3、感受作者对昆明雨季、昆明生活深沉的思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品味汪曾祺的“淡而有味”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有一种情,像陈年的酒,时间越久,味道欲醇厚;有一种文字, 初读平淡无奇,细品却感情浓烈。让我们一起解读《昆明的雨》 ,走 近汪曾祺,感受淡而有味的语言所表达的浓郁的感情。 (板书课题) 1、检查预习 关于作者: (学生展示预习成果) 汪曾祺,1920 年 3 月 5 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 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教师补充内容,强调了解一位作家要全面,能够从爱好、经历及他 人的评价) 汪曾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 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 艺也有深入钻研。 汪曾祺一生经历了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例如启蒙救亡、夺取政权、 反右斗争、“文革”、改革开放等等,即使如此,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 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 关于字词: 黄焖( mèn)鸡、密匝匝( zā)辟(bì)邪 2、研读课文 默读感知统全文 精挑细选明线索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对课文内容实行圈点勾画, 并找出贯穿全文的词或者句子。 课件展示关于线索的名言,让学生了解散文线索的特点。 “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 ” ——刘熙载《艺概》 “用一根思想的红线穿起生活的珍珠, 珍珠 才不会遍地乱滚, 这才能成为整齐的珠串。” ——秦牧《散文创作谈》 细品章节话雨情 寄情想念揣意图 文中写到“我想念昆明的雨” ,那么作者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它们各 有什么特点?请用下列句式说话: “我想念 ,因为 。” 师问:文章题目是昆明的雨, 作者为何要写雨中的其他事物?这些事物跟雨有没有联系? 本文为昆明的雨,虽文中所写并非雨本身,但所有的景、物、人 和事都紧紧扣住了昆明的雨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特点,第五段在 内容上统领下文,而情感上,所有内容都只为表达一点,那就是:我 想念昆明的雨。 批文入雨品语言 圈点批注韵味生 作者的想念之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请结合具体句子实行赏析, 体会 汪曾祺语言的特色。 1.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 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 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很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 !不过下点 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腿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 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 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 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 “卖杨梅——”,声音 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 !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教师补充资料: 汪曾祺说:“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 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后来人们评价汪曾祺散文的风格“淡而有味儿” 。“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这是 73 岁的汪曾祺生日时曾作的一首诗。 晚年汪曾祺的诗文 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 7 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 在昆明,他不但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很多师长和朋友,开 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 对于有 着强烈家乡情结的作者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 “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 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 ——汪曾祺 (三)小结: “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汪曾祺 (四)作业:课后美文我来赏 分享所得翰墨香 1.阅读汪曾祺的散文《故乡的事物》 《翠湖心影》《我的家乡》,做些 圈点批注,感受汪曾祺的语言特色。 2.阅读汪曾祺散文集《逝水》 、小说集《邂逅集》,写点阅读感受,与 同学们分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7****02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